WFU

2022-11-24

腳踝扭傷要照X光嗎? (Ottawa Ankle and Foot Rules)

這篇文章在講腳踝扭傷後,什麼情況下建議照X光以排除骨折。

照X光有幅射線,累積多了會增加致癌風險。X光只能評估是否有骨折錯位,無法評估韌帶的受傷程度,過度的檢查也浪費醫療資源,因此才有這個準則,方便臨床醫師判斷什麼情況建議照X光。


Ottawa Ankle and Foot Rules


下列5項任1項為陽性,建議照X光。(如下圖)
  1. 脛骨遠端6公分後側緣有壓痛,或內踝頂端有壓痛。
  2. 腓骨遠端6公分後側緣有壓痛,或外踝頂端有壓痛。
  3. 第五蹠骨基部有壓痛
  4. 舟狀骨有壓痛
  5. 受傷後無法走4步,或是在診間無法走4步

Ottawa Ankle and Foot Rules 的準確性


根據一篇統合分析的文章 
  1. 敏感度 Sensitivity 93.7%,敏感度很高,意味著如果是陰性,幾乎可以排除骨折的可能性。
  2. 特異性 Specificity 45.8%,將健康者懷疑有骨折的機率,這數值不算好。
  3. 陽性預測值 23.4%,如果檢測陽性,實際有骨折的機率約23.4%。也就是判斷需要需要照X光的患者中,約四分之一人是真正有骨折的。
  4. 陰性預測值 97.6% ,如果檢測陰性,實際沒有骨折的機率約97.6%。

有人會想,陽性預測值23.4%,需照X光的患者實際上有骨折的機率才1/4,這檢查感覺不是很準確?
 
實務上,我們需要的是敏感度高的檢測工具,因為在急診室或門診時,最重要的是,精準地診斷出每一位有骨折的患者,而這個準則敏感度高達93.7%,意味著若4塊骨頭均無痛點,且可以走路超過4步,幾乎就可以宣判為沒有骨折。

一般腳踝韌帶扭傷只需要休息穿護踝保護,但骨折需要石膏副木固定,甚至需要手術固定。如果沒有正確診斷出骨折,治療方向錯誤,反而可能導致骨折不癒合、骨頭長歪,需要更久的時間復元。

就筆者的經驗,如果Ottawa Rules判斷為沒有骨折,即使實際上有骨折,通常也是不需要手術復位固定的輕度骨折。

對患者而言,因為不熟悉解剖學,要判斷疼痛處是否位於上述位置會有困難,但可以記得,如果痛到難以行走,就該來去看醫師啦!

另外如果有大片瘀血,也建議就診,使用超音波檢查去評估是否有韌帶撕裂傷。


結論與建議


腳踝扭傷後,若圖中的四塊骨頭處有壓痛點,或無法走四步以上,建議照X光以排除骨折。

Ottawa Ankle and Foot Rules 若為陰性,很適合用來排除骨折的可能;但若為陽性,約四分之一的機會真正有骨折。

一般民眾扭傷腳踝後,若有以下三個狀況,建議就醫。
  1. 無法好好走路
  2. 大片瘀血
  3. 三天後疼痛仍無明顯改善


參考文獻


Barelds, Ingrid, et al. "Diagnostic accuracy of clinical decision rules to exclude fractures in acute ankle injuries: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" The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53.3 (2017): 353-368.


2022-10-11

跑步增加步頻10%可以改善髕骨股骨症候群的症狀


髕骨股骨症候群 (patello-femoral pain syndrome, PFPS) 是跑步很常見的運動傷害,盛行率大約20%。

主要症狀為膝蓋前側疼痛,位於髕骨的正後方或外上方,在蹲下站起來,上下樓梯時會誘發疼痛。

正規的復健治療方式為評估動作模式的缺失,依評估結果去強化臀大肌、臀中肌、股四頭肌,給予適當的鞋墊、注射治療…等。這篇文章的治療方式既簡單又方便,只要增加跑步的步頻就可以改善症狀,而且治療效果到3個月仍有效。


研究目的


針對有髕骨股骨症候群的跑者,研究增加步頻10%,是否能改善症狀,以及改善骨盆及髖關節的動作模式?


研究方法


從一般大學跑步社團及社區跑步團體中收案,共收到12位受試者。

收案條件:以下四點需全數符合
  1. 前膝痛3個月以上,也因此降低跑步總量者。
  2. 疼痛3分以上(0-10分);而且蹲、跪、久坐,或上下樓梯至少有一項動作會誘發疼痛。
  3. 動作分析時,其對側骨盆下降,與髖內收均較高於正常範圍。
  4. 經過研究主持人評估,確定為髕骨股骨症候群,且排除其他疾病或外傷造成的膝蓋疼痛。

增加步頻:初期先使用節拍器設定在步頻多10%的節拍,例如原本步頻160下/分鐘,則設定節拍為176下/分鐘;後期拿掉節拍器,使用可以偵測步頻的GPS錶,讓跑者自行修正。

跑者在疼痛沒有惡化,而且疼痛小於3分 (0-10)的情況下,可以自行增加跑量。

滿4週及滿3個月時,會再評估跑者的疼痛改善程度、跑步動作分析、疼痛改善程度、週跑量,及無疼痛的最長跑步距離。


結果


在不明顯改變跑步速度的情況下,步頻增加10%,不僅改善了髕骨股骨症候群的的症狀 (疼痛從平均6.2分,四週後下降到1.0分,三個月後下降到0.3分),增加了週跑量及最大無疼痛的跑步距離,也改善了較不佳的動作模式,例如對側骨盆下降及髖內收,也減少承重期的最大膝彎曲角度。(如下圖)




討論


為什麼增加步頻可以改善症狀呢?作者認為是因為改善了對側骨盆下降、髖內收、與承重期的最大膝彎曲角度的緣故。

  1. 對側骨盆下降,會拉緊髂脛束 (iliotibial band),而髂脛束會將髕骨向外側拉,增加髕骨與股骨外側關節面的壓力。
  2. 髖內收,會將股骨向內側移動 (相當於髕骨向外側移動),也會增加髕骨與股骨外側關節面的壓力。
  3. 承重期的最大膝彎曲角度,則與整體髕骨與股骨關節的壓力有關,膝蓋愈彎曲,髕骨股骨關節的壓力就愈大,最大膝彎曲角度變小,關節的壓力就變小啦。
而以上三者的改善,均會降低跑步時髕骨與股骨關節面 (尤其外側) 的壓力,因此而改善症狀。

髕骨股骨症候群還一個危險因子是髖內旋  (hip internal rotation),在這個研究中並沒有明顯改善。主要原因是收案條件沒有含此項,受試者原本的髖內旋是在正常範圍,增加步頻後沒有顯著差異也很合理。


延伸思考


最簡單避免跑步相關的疼痛,就是速度不變,提高步頻。

除了改善髕骨股骨症候群的症狀之外,提高步頻還有降低與地面的衝擊力,降低下肢骨頭的衝擊力 (可下降疲勞性骨折的發生率),也降低髕骨肌腱、阿基里斯腱、肌肉的拉力 (降低肌腱病變或肌肉拉傷)…等好處。

初期可以用在跑步機上在手機下載節拍器app,設定步頻+10%,然後開始練跑,跑約5分鐘後可以關掉節拍器,讓身體去記憶步頻,在戶外練跑時可以使用GPS手錶去偵測步頻,或設定低於特定步頻時發出提醒聲音。

研究方法是以提高步頻10%為目標,但研究有研究的考量,實務上不一定要以提高10%為目標,5%也可以,或者先以提高到步頻180下/分鐘為目標即可。

提高步頻的方式,適合原本步頻不快的的人,通常指休閒跑者,如果原本步頻已經超過180下/分鐘者,要再提高10%,步頻會過快,反而不大適合。當然如果步頻本來就已經在170-180下/分鐘左右者,也可以只提高5%的步頻就好,不一定要10%。

提升步頻後,仍無法減輕疼痛者,應就醫再評估其診斷及危險因子,或是接受1對1的物理治療,以個別針對危險因子去矯正,以完全治癒症狀。

若髕骨與股骨的軟骨磨損較嚴重,亦考慮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 (platelet-rich plasma, PRP) 於受損的軟骨處。


參考文獻


Bramah, Christopher, et al. "A 10% increase in step rate improves running kinematics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runners with patellofemoral pain at 4 weeks and 3 months."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47.14 (2019): 3406-3413.


2022-09-13

大腳趾種子骨骨折

 作者:許文彥

「醫師,我右腳大腳趾的底部會痛,痛2-3個星期了,一走路就痛,做過針灸跟復健也沒效。」

診間超音波一拿起來放到患者所說疼痛的地方,診斷很明確:「大腳趾種子骨骨折! 」

病人對這個診斷名詞與超音波下的影像一臉疑惑,於是再照一張X光,影像一目了然。後續建議穿著吸震較佳的運動鞋,避免長距離行走,必要時可以左手拿拐杖以減少右腳走路時的承重。

什麼是種子骨?功能?


大腳趾下的種子骨是長在屈大腳趾短肌肌腱裡面的骨頭,功能是減少肌腱中的摩擦、優化肌肉的生物力學。種子骨的存在可以讓肌腱稍微遠離關節中心,增加力矩,改善肌肉發力的機械效能。例如我們膝關節上的髕骨,可以讓股四頭肌的發力更有效率。

註:髕骨可是人類最大的種子骨唷


誰比較容易有種子骨骨折?


大腳趾種子骨折 (Hallux sesamoid bone fracture),好發於跑者、舞者、體操、足球…等需要跑步,或常有大腳趾背屈動作的運動項目。但在診間偶爾會遇到非運動員,沒跑步習慣,只是平常喜歡走路,或喜歡穿著較輕薄的鞋子,也不算少見。

大腳趾蹠骨頭的下方的種子骨有兩塊,內側種子骨較易發生骨折 (內側73%,外側27%)。


受傷的機制分為兩種

  1. 踢到腳趾 (Turf toe):急性的大腳趾背屈。
  2. 疲勞性骨折:長期反覆的跑步撞擊地面,結合大腳趾背屈的動作,或長距離行走。
實務上,八成以上是以疲勞性骨折為表現,患者通常不記得開始疼痛的事件或時間;但踢到腳趾的100%會記得那個很痛的Moment。


診斷工具


疼痛位置明確位於大腳趾底部,走路會痛,有明確的壓痛點。

超音波與X光均可以診斷,若需要排除其他的診斷,可以安排骨掃描、電腦斷層,或核磁共振。


治療


急性的骨折患者,宜穿著副木固定大腳趾,6週內避免傷腳承重 (用拐杖走路)。

但多數的患者,疼痛已持續數週,仍可以勉強走路者,只要停止跑步跳躍,以不痛為原則,減少非必要的行走,避免大腳趾背屈,搭配復健治療,大約2-3個月後疼痛就會消失,可以正常行走。但運動員要回歸運動場上的訓練,如跑步跳躍,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,平均約5-6個月。

若希望骨折盡快癒合,疼痛盡早改善,例如運動員、即將出國旅行,或是6週後疼痛仍未改善者,可考慮震波治療,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 (platelet-rich plasma, PRP) 注射治療,以加速骨折癒合或疼痛改善。

  1. 可以吃數日的消炎止痛藥,但不宜長期服用,因消炎止痛藥會降低骨折的癒合。
  2. 急性期可以冰敷,過2-3天後開始熱敷。
  3. 健保復健:雷射或超音波治療。
  4. 減少非必要的走路,減少運動。
  5. 穿保護且吸震的運動鞋,甚至穿著副木。
  6. 震波治療
  7. 高濃度血小板血漿 (PRP) 注射


何時需要手術?


超過3-6個月以上,依然疼痛難忍,干擾日常生活與行走,無法回到運動場比賽,可考慮手術治療。

手術方式有部分或全切除種子骨,或是內固定手術,可與骨科醫師討論。


參考文獻


Stein, Cynthia J., et al. "Hallux sesamoid fractures in young athletes." The Physician and Sportsmedicine 47.4 (2019): 441-447.




2022-06-16

有心臟病史但想跑馬拉松的一些建議

這篇文章是從這個新聞「男瞞病史路跑亡!跑山獸妻挨告4年」有感而發。

我在醫學中心專責心臟復健也好幾年,從這事件的提供幾個建議。本文不談法律,只講個人對於心臟病患者參與馬拉松的建議。

  1. 有心臟病史,不建議報名越野賽事,山路救護車不一定能進來,或離醫院非常遙遠。心臟梗塞或嚴重心律不整,心跳停止的黃金救援時間就4-8分鐘內,超過8分鐘就不容易救得回來。
  2.  真的很想參賽,建議先參加大型的城市馬拉松,賽道夠大救護車容易到達,目前也有不少賽事有「醫護跑者」,醫護人員背著AED (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)跟著大家參賽,急救會更及時。
  3. 很久沒運動的中年人,想參加馬拉松可以先到心臟科就診,安排運動心電圖,及心臟超音波,雖然檢查完不保證100%安全,但兩項檢查過關,在比賽中因心臟病發倒下的機率是極低了。
  4. 有心臟病史的人,30-6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通常沒問題。但馬拉松既是高強度,完賽時間長達小時以上,誘發心臟病發的機率就偏高了,但還是想參賽怎麼辦?(看下一點)
  5. 去大醫院接受心臟復健。第一是會安排運動心臟圖評估在高強度運動時,是否會誘發心肌缺氧或心律不整,來評估你運動時心臟病發的風險。其二是在醫院內做運動,貼著心電圖,有治療師隨時評估。若有緊急狀況發生,1分鐘內就有急救團隊衝過來救你。想知道自己能否接受高強度甚至高強度間歇的運動,還有什麼地方能比在醫院內訓練更安全嗎?
  6. 心臟復健目前只有醫學中心及教學醫院等級的醫院才有提供,可電話詢問該院的復健科的專責醫師。


補充說明:心臟病患者也可以參加馬拉松,經過完整的心臟復健,經醫師評估核可後,依然可以參賽的。但想參賽一定要考慮風險,我的訓練量足以跑完全程馬拉松嗎? 比賽當天如果很熱很悶怎麼應對?有睡飽才參賽嗎?若有不舒服,我應該硬撐跑完?還是果斷棄賽? 最後想想你親愛的家人,你準備充足了嗎?

連結中越野賽事中心臟病發的是我跑步的朋友,當年跑日月潭環湖賽時與水返腳越野賽,那叫住我倆名字的語氣與拿到的私補還印象深刻,很懷念你 壓哥 

2022-06-09

膝蓋後側的囊腫:貝克氏囊腫

作者:許文彥

症狀


膝蓋後側腫脹,可摸到一個圓形有彈性的腫塊,站直時較明顯,膝蓋彎曲時較不明顯,患者常抱怨後膝疼痛,蹲下會痛,用力伸直時也會痛。

有些人的囊腫較大,會壓迫血管或神經,造成小腿腫脹或麻木感。貝克氏囊腫若破裂,液體往下流到小腿的皮下組織及肌肉筋膜間,造成肌肉腫脹疼痛,外觀上看來有大片瘀血存在。


病因


後膝的的半膜肌及腓腸肌中間有一個滑液囊,這個滑液囊是與前側的膝關節相通的,任何原因造成膝蓋內積液,積液有可能被擠到後側,變成貝克氏囊腫 (Baker's Cyst)。

貝克氏囊腫很少單獨發生,患者常合併有退化性關節炎、半月板損傷,或類風濕關節炎。如果治療後又反覆復發,需要進一步檢查,尋找原因。


診斷


有經驗的醫師通常靠理學檢查就可以診斷出貝克氏囊腫,但仍建議安排超音波或核磁共振確定診斷,以及檢查是否有合併其他關節病變。前段提過,貝克氏囊腫很少單獨發生,影像檢查的最主要目的是尋找其他關節內病變,以及鑑別診斷,例如其他良性或惡性腫瘤、深層靜脈栓塞、半月板囊腫、腱鞘囊腫或膕動脈瘤。

超音波:可以在半膜肌及內側腓腸肌中間發現囊腫,並檢查是否有退化性關節炎,發炎性的關節內積水,或半月板損傷。以目前我待的診所,看診當下即可以超音波檢查,必要時以超音波輔助抽吸囊腫內的液體及注射藥物。

核磁共振:在半月板損傷及前後十字韌帶撕裂的診斷敏感度,優於超音波。不過因為昂貴且健保局會嚴格審查,通常初步治療效果後 (如抽水及注射類固醇),復發時才會安排核磁共振檢查。

超音波下的貝克氏囊腫,右圖橫切面可看見逗號形狀的囊腫。


治療


少部分人避免激烈運動,服用消炎止痛藥,囊腫會自行消失。

明顯疼痛的患者,建議超音波導引下抽取掉貝克氏囊腫內的液體,並注射類固醇於囊腫內。有研究發現,直接注射類固醇於貝克氏囊腫內,治療效果優於注射於膝關節內。

復發時,會先安排核磁共振檢查是否有其他關節內的問題需要治療,例如半月板撕裂或關節軟骨損傷,需要同步治療才能降低貝克氏囊腫的復發。

目前的研究結果看來,關節鏡手術優於傳統開放性手術,手術的方式有囊腫切除、打通囊腫與膝關節相通的通道,或者是縫合關閉此通道,手術的細節應與骨科醫師討論。


參考文獻


Herman, Alyssa M., and John M. Marzo. "Popliteal cysts: a current review." Orthopedics 37.8 (2014): e678-e684.


2022-03-20

阿基里斯腱中段肌腱病變,鞋跟墊的治療效果優於離心訓練

阿基里斯腱中段肌腱病變,最主要的治療是「後小腿離心訓練」,漸進地刺激肌腱修復及強化,來達到治療的效果。

另一常用治療方法是放「鞋跟墊」,將患者的腳跟墊高,減少行走或跑步時,所需要的腳踝背屈,同時也降低了腓腸肌及阿基里斯腱的的張力。


研究目的


比較這兩種治療方法,何者效果較佳?

後小腿離心訓練 vs 鞋跟墊 


後小腿離心訓練

分兩個動作,膝蓋伸直時做離心收縮 (腓腸肌為主,下圖B&C);膝蓋微彎時做小腿離心收縮 (比目魚肌為主,圖D&E )。

各3組15下,一天2回合,每天都做,為期12週。

訓練時疼痛達3分仍鼓勵繼續練習,除非痛到無法完成訓練菜單。訓練過程中,會適量增加重量,背包裝5公斤的重量,受試者若能承擔,則持續增加重負荷。


鞋跟墊

在鞋子內放置鞋跟墊 (下圖A),將患者的腳跟墊高,減少行走或跑步時,所需要的腳踝背屈,同時也降低了腓腸肌及阿基里斯腱的的張力。

這篇研究使用12 mm的鞋跟墊,每個受試者有3個,分別放在患者最常穿著的3雙鞋子裡。

雙腳前足在木箱上,後跟懸空 ,雙腳同時抬高腳跟,不痛的腳的膝蓋彎曲離開木箱 (圖中的左腳),會痛的腳做支撐 (圖中的右腳),慢慢地讓腳跟下降至低於木箱。回到雙腳支撐,重複上述動作。


研究結果


治療12週後,VISA-A的分數及主觀疼痛分數兩項最重要的指標,鞋跟墊組及小腿離心訓練組均有進步,其中鞋跟墊優於後小腿離心收縮(見下表) 

鞋跟墊組的VISA-A進步了26.0分,離心訓練組進步17.4分。

鞋跟墊組的主觀疼痛分數進步了38.0分,離心訓練組進步22.5分。(0-100分,0分不痛,100分最痛。)

VISA-A指標評估了疼痛、功能、及活動度。例如,早上覺得跟腱緊蹦的時間、拉筋時疼痛感、走路30分鐘後的疼痛感、下樓梯的疼痛感、單腳墊腳尖的的疼痛感、單腳跳的疼痛感、能否運動 (不同強度的分數不同),從事跑跳類型的運動,不痛情況下可以運動多久?或是會痛但可以忍受多長時間的運動?

結論


對於阿基里斯腱中段肌腱病變的患者,治療12週後,兩者都可以改善症狀及功能,鞋跟墊的治療效果優於小腿離心訓練。


我的建議


研究結果發現鞋跟墊的治療效果優於離心訓練,所以只要穿鞋跟墊就好嗎?實際應用在治療時,最好的方式是兩者皆用 (小朋友才做選擇)。

其中鞋跟墊最主要的優點是,不需要花額外的時間,鞋墊放好了,就每天穿對鞋出門,就可以改善症狀,相當方便。

小腿離心訓練可以刺激阿基里斯腱修復及強化,對喜歡運動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治療,尤其跑者,如果目標是持續不斷的跑步且提升成績,只放置鞋跟墊的治療效果是不夠的。

至於其他的治療,在一開始可以合併健保的超音波或雷射,每日做後小腿伸展。至於需自費的震波治療或高濃度血小板血漿(platelet-rich plasm, PRP),可以在上述治療約12週後仍不理想時,再來考慮。若比賽迫在眉睫,需要盡快改善症狀,亦可以在初期就使用震波及PRP。


參考文獻


Rabusin, Chantel L., et al. "Efficacy of heel lifts versus calf muscle eccentric exercise for mid-portion Achilles tendinopathy (HEALTHY): a randomised trial."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55.9 (2021): 486-492.



2022-03-14

五十肩關節擴張注射:後側注射 vs 前側注射 (單篇論文)

研究目的


五十肩的關節擴張注射的進針位置主要分為前側及後側兩種,這篇論文的研究的目的是比較這兩種注射位置,對五十肩的效果何者較佳?

  1. 後側注射:在棘下肌肌腱位置,打進後側肩關節
  2. 前側注射:注射在肩袖間隙 (rotator interval)


研究方法


收案條件是原發性五十肩,兩組各收案32人。排除創傷、關節炎、旋轉肌腱撕裂傷及糖尿病患者。

兩組在超音波導引下,接受關節擴張注射:40 mg methylprednisolone, 1 mL 2% xylocaine 及 15 mL normal saline,共17 mL。

注射後接受五十肩的物理治療,包含關節伸展及肩膀的肌力訓練,兩天一次,為期12週。

評估指標為疼痛強度、肩痛及失能指標 (shoulder pain and disability index, SPADI),以及關節活動度。


結果


肩關節擴張注射,由前側注射進rotator interval,其結果顯著優於後側注射,

以下數字均為後側注射 vs 前側注射

  1. 疼痛:改善 4.16分 vs 5.03分 (0分不痛,10分最痛)
  2. 外展角度改善 3%  vs 29%、外旋 13% vs  77%、前抬 2% vs 8%
  3. SPADI:改善50.73分 vs 14.66分
  • 內收、後伸及內轉,兩組則無差異


為什麼前側注射會優於後側注射


作者的解釋如下:
  1. 五十肩從rotator interval的軟組織開始增厚,包括coracohumeral ligament、superior glenohumeral ligament及週邊軟組織,此處的空間也較小,因此由前側注射可以達成較佳的關節擴張 (後側關節空間較大,撐開關節囊的效果較弱)。
  2. 類固醇的濃度集中在前側,對前側軟組織也有較強的抑制發炎效果。
  3. 前側注射時,針頭會經過肩峰下滑液囊,可以推論會有部分藥物流入到滑液囊,後側注射則不會流入滑液囊,因此前側注射的止痛效果較佳。


參考文獻


Elnady, Basant, et al. "In shoulder adhesive capsulitis, ultrasound-guided anterior hydrodilatation in rotator interval is more effective than posterior approach: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." Clinical rheumatology 39.12 (2020): 3805-3814.

2022-03-05

五十肩的治療建議

作者:許文彥

五十肩的學名是「沾黏性肩關節囊發炎」(adhesive capsulitis of shoulder),台灣俗稱五十肩是因為好發於50歲左右。英文名冷凍肩 (Frozen Shoulder),形容肩關節像被冰凍起來,無法輕易活動。

五十肩好發於40-60歲,女性較易發生,約7成的人發生在慣用手。大約有3成的患者會發病前有輕微的肩膀拉傷,但多數人想不起來症狀是何時開始及受傷原因。也因此很多論文寫著「病因不明」。

目前已知的是,糖尿病、甲狀腺疾病、自體免疫疾病、乳癌、腦中風者罹患五十肩的風險較高。靜態工作者罹患五十肩的風險也高於勞力性工作者。


症狀


來門診的主訴通常是:「醫師,我肩膀痛好幾個月了,側睡會痛,晚上有時會被痛醒;手抬不起來,穿衣服有困難。」

其中要診斷為五十肩,而不是其他肩膀疾病,最重要的問題是「被動關節活動度受限」,不只是患者自己肩膀抬不高,醫師在檢查肩關節活動度時,會發現被動活動度也變差。


分為四期


大致上分為四期,初期以疼痛發炎為主,關節活動度輕度受限;後期疼痛發炎改善,但沾黏嚴重,關節活動度嚴重受限

第一期:疼痛為主,肩關節活動度輕微受限。
第二期:嚴重的夜間疼痛,關節活動度持續變差。
第三期:疼痛明顯下降,但關節活動度嚴重受限。
第四期:不大痛了,但關節活動度嚴重受限。


治療1:口服藥物


常見治療包括口服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 (NSAIDs)口服類固醇都有能在短期內緩解疼痛的效果。不過長期口服類固醇的副作用多,很少會開立口服的類固醇。


治療2:物理治療


健保治療包括深層熱療 (如短波/微波),及電療。熱療可以促進組織血液循環、軟化僵硬的組織,促進肩關節伸展的疼痛感,以及降低伸展時的疼痛。

患者需要學會鐘擺運動及肩關節伸展。因為肩膀愈是不活動,沾黏愈容易惡化,因此絕對不可以因為疼痛而不活動。

伸展活動要包含肩膀前抬、外展、外旋、內旋、向後抬、內收等方向,每個方向伸展時可以停留3個深呼吸,做3-5次,早晚都要做,最好是照三餐睡前伸展更好。

當自我復健仍無法改善關節活動度時,應考慮一對一徒手治療 (manual therapy),由物理治療師,先以手法放鬆緊蹦的肌肉,接著以關節鬆動術去活動肩關節,搭配伸展、或大動作的手法去增加肩關節的活動度。因每位患者受限的角度、緊蹦的肌肉或沾黏的位置有所差異,一對一物理有足夠的時間評估與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手法,治療效果很好。


影片:鐘擺運動


治療3:注射治療


當初步的口服藥物、健保復健效果不佳時,就建議接受注射治療。此外,第一次就診時,有明顯夜間疼痛者,也建議注射治療。

關節內注射類固醇:可以在最開始的前4週快速緩解疼痛。但到6個月後,有注射肩關節內類固醇的組別,與不打針只做物理治療的效果一致。

關節囊擴張注射治療:除了在關節內注射類固醇及麻醉藥之外,會額外注射約15-20 mL的生理食鹽水,將已經沾黏的關節囊撐開。因為關節囊擴張注射的治療效果優於只注射類固醇,目前幾乎是以關節囊擴張注射為主。

上肩胛神經阻斷注射:相較於只做肩關內注射類固醇,上肩胛神經阻斷對於第一週的疼痛的改善較佳。嚴重疼痛的患者,在關節囊擴張注射之外,會額外增加這項神經阻斷注射。

依嚴重程度而定,可以注射1-3次,每次間隔1-2週。

因為類固醇除了抑制發炎之外,也會降低組織自我修復,增加肌腱撕裂傷的風險,當患者有合併肩旋轉肌腱撕裂傷時,建議使用玻尿酸取代類固醇

此外要提醒,不是打完針後就不用做復健或自我伸展,針劑的角色是用來快速緩解疼痛,及突破治療瓶頸的。注射後不搭配物理治療及自我伸展者,治療的成效不會太好。


治療4:麻醉下徒手治療及關節鏡手術


當以上的治療方式3-6個月以上仍無法改善時,應考慮麻醉下徒手治療(manipulation under anesthesia)或關節鏡手術。

麻醉下徒手治療,即在手術室中接受全身麻醉後,由醫師做肩關節的徒手伸展,將沾黏的關節拉開。

關節鏡手術則是切除關節中過度增加的組織,及劃開沾黏的關節囊。

以上兩種治療,術後仍需要積極的活動伸展肩關節,以免因為手術後不動而再度沾黏。


治療建議


分為幾個情況

  • 第一次就診,疼痛尚可忍受:口服消炎止痛藥,健保深層熱療/電療,及自我肩關節的伸展。
  • 第一次就診時非常疼痛,難以入眠:直接考慮關節囊擴張注射治療,因為含有類固醇可以有效降低發炎及疼痛。不喜歡或不適合使用類固醇者,可以玻尿酸取代。
  • 疼痛獲得控制,但肩關節活動度難以改善:考慮一對一物理治療,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手法去增加肩關節活動度。祝情況在關節囊擴張注射治療或上肩胛神經阻斷注射之後,接受一對一物理治療,因麻醉藥可以減輕徒手治療時的疼痛,有加成的治療效果。
  • 工作很忙沒什麼時間復健,希望愈快癒痊愈好:建議關節囊擴張注射+一對一物理治療。
  • 治療了3-6個月,效果有限:考慮麻醉下徒手治療,或關節鏡手術。


參考文獻


  1. Kitridis, Dimitrios, et al. "Efficacy of pharmacological therapies for adhesive capsulitis of the shoulder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-analysis." 
   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47.14 (2019): 3552-3560.
  2. Cho, Chul-Hyun, Ki-Choer Bae, and Du-Han Kim. "Treatment strategy for frozen shoulder." Clinics in orthopedic surgery 11.3 (2019): 249-257.
  3. Elnady, Basant, et al. "In shoulder adhesive capsulitis, ultrasound-guided anterior hydrodilatation in rotator interval is more effective than posterior approach: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." Clinical rheumatology 39.12 (2020): 3805-3814.
  4. Neviaser, Andrew S., and Jo A. Hannafin. "Adhesive capsulitis: a review of current treatment."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38.11 (2010): 2346-2356.

門診資訊


2022-02-10

維生素D與鈣的建議攝取量,從預防疲勞性骨折來討論

作者:許文彥


對於想突破自己極限的跑者,增加訓練量是必經之路,但是增加跑量的同時,也增加了疲勞性骨折的風險,而一旦確定有疲勞性骨折,至少得休跑4-8週,別說突破成績,半年內能否維持成績都要打個問號!

攝取的維生素D與鈣若不足,會增加疲勞性骨折的風險。以下引用三篇研究,每篇的研究對象與攝取的劑量不大相同,唯一共同的結論是,建議要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與鈣。



研究一


這篇研究以NCAA的大學運動員為研究對象,先抽血檢驗血中的維生素D濃度,如果 < 20 ng/mL,一週補充50000國際單位 (IU) 的維生素D,為期8週,如果介於20-40 ng/mL者,一週補充30000單位,為期8週。8週後再次檢驗血中的維生素D濃度。所有受試者追蹤至少4個月。

受試者分為三群,比較追蹤期間疲勞性骨折的發生率

  1. 維生素D > 40 ng/mL
  2. 維生素D < 40 ng/mL,給予口服維生素D補充後達 > 40 ng/mL
  3. 維生素D < 40 ng/mL,給予口服維生素D補充後仍 < 40 ng/mL

結果:疲勞性骨折的發生率,第3組者比第1組高12%,第3組比第2組高12%,而第1組與第2組無差異。

解讀:缺乏維生素D的運動員,發生疲勞性骨折的機率較高,但如果口服補充後達正常的血中濃度,疲勞性骨折的風險是可以被改善的。


研究二


5201位女性軍人分為兩組,一組每日服用2000毫克的鈣片及800單位的維生素D,一組服用相同外型的藥丸但裡面無鈣或維生素D。兩組均接受軍隊訓練8週,追蹤疲勞性骨折的發生率。

結果:有服用鈣及維生素D的組別,相較於控制組,降低了21%疲勞性骨折的發生率 (6.8% vs 8.6%)。

解讀:即使沒有事先檢驗受試者的血液中維生素D是否足夠,單純的額外補充鈣及維生素D也可以降低女性軍人疲勞性骨折的發生率。


研究三


118位NCAA的運動員,檢測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,若<30 ng/mL,每週服用50000單位的維生素D。另一組為病例對照,去對照過去相同運動類別的球員,共453人,從病歷記錄是否有過疲勞性骨折。

結果:118位受試者,在追蹤的期間有2位得了疲勞性骨折 (1.69%);病例對照的453人有34人得了疲勞性骨折 (7.51%)。

解讀:血液中濃度者且有額外補充維生素D,其疲勞性骨折的累計發生率為1.69% (2015-2016) ,而病例對照,未檢測血中濃度也未補充維生素D,其疲勞性骨折的累計發生率為 7.51% (2010–2015)。

這個解讀要小心,實驗組是追蹤2015-2016年,病例對照組是追蹤了2010-2015,追蹤的時間不一長,但即使如此,有補充維生素D者,其發生疲勞性骨折的累積發生率是下降的。


維生素D的合理血中濃度


不同的文獻定義略有不同,但大致上如下

  • 血液中維生素D的正常值應介於 50-100 ng/mL
  • 維生素D < 30  ng/mL 為缺乏
  • 維生素D 30-50 ng/mL 為不足
  • 維生素D  >150 ng/mL 對身體有毒性

因為陽光照射有助於身體自行合成維生素D,所以運動員族群來說,缺乏陽光照射是最大的風險,也就是住在高緯度地區,室內運動,黑皮膚、在戶外會擦滿防曬穿好遮陽衣物者,老人家 (身體合成維生素D能力變弱)都是高危險群。

維生素D中毒的症狀:血液中維生素D>150 ng/mL對身體即有毒性,主要因為過量的維生素D會誘發高血鈣。

高血鈣會引起以下症狀:食慾變差、腹瀉、便秘、噁心、嘔吐、嗜睡、頭痛、肌肉關節骨頭痛、頻尿、口渴、腎結石、皮膚癢…

但這些症狀不具特異性,且醫師會優先懷疑內科疾病,若您有在服用高劑量的維生素D,務必要主動告知醫師。


先抽血再決定如何補充維生素D 


食物的來源很多,有興趣者可以Google,這邊就不多敘述。最理想的狀況,先抽血檢驗自己血中的維生素D濃度是否足夠,再決定如何補充。

  • 維生素D < 30 ng/mL,每日補充1000-2000單位 
  • 維生素D 30-50 ng/mL,每日補充800-1000單位
  • 維生素D 50-100 ng/mL,為正常,不需額外補充

八週後再次抽血,若達正常,可改為每日補充維生素D 400-800單位。
鈣的部分可額外補充1000-1500毫克。

曾經有過疲勞性骨折,健康檢查有骨質缺乏或骨質疏鬆者,或是精英跑者,強烈建議定期抽血檢驗維生素D的血中濃度,目標在 > 50 ng/mL,必要時,考慮服用超高劑量的維生素D (10000單位以上),使用高劑量應與您的醫師充分討論。

建議的科別,是有骨質疏鬆專長的骨科、復健科,或是新陳代謝科醫師,若不確定該醫師是否有骨質疏鬆專長,我建議看新陳代謝科。

以上的建議是給正常人的攝取建議,有腎臟疾病、消化道疾病、或是內分泌疾病的患者,建議與您的醫師討論該如何補充。


未抽血時的建議補充劑量


理想的狀況當然是依維生素D的血中濃度來決定要補充多少。
目前對於未知血中維生素D濃度的跑者的建議劑量並無明確定論,對於大部分的跑者,建議依以下建議補充:

  • 鈣1000-1500毫克(mg)/日
  • 維生素D每日400-800國際單位(IU)/日  
    有些補充品使用微克 (mcg) 為單位,換算方式為1微克的維生素D = 40 國際單位 (IU)


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第八版的建議


這是臺灣政府出版的指引,提供大家參考,其中維生素D的建議如下:

成人<50歲理想每日400單位,大於50歲每日600單位,以每日不超過每日2000單位為原則。相較於歐美建議每日800單位,臺灣的建議攝取量偏低,也許是考慮台灣日曬較強,有助於身體自行合成維生素D的緣故,但如果你的日常生活不太容易曬到太陽且你有防曬習慣,建議吃到800單位。


參考文獻


  1. Millward, David, et al. "Association of serum vitamin D levels and stress fractures in collegiate athletes." Orthopaedic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8.12 (2020): 2325967120966967.
  2. Yoon, Sewoon, Ohkyu Kwon, and Jooyoung Kim. "Vitamin D in athletes: Focus on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musculoskeletal injuries." Physical Activity and Nutrition 25.2 (2021): 20.
  3. Williams, Kevin, et al. "Vitamin D3 supplementation and stress fractures in high-risk collegiate athletes–A pilot study." Orthopedic Research and Reviews 12 (2020): 9.
  4. Alshahrani, Fahad, and Naji Aljohani. "Vitamin D: deficiency, sufficiency and toxicity." Nutrients 5.9 (2013): 3605-3616.
  5. Lappe, Joan, et al. "Calcium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decreases incidence of stress fractures in female navy recruits."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23.5 (2008): 741-749.
  6. 「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」第八版

2022-02-02

馬拉松賽中穿壓縮褲不會跑比較快,但有助於賽後減少肌肉痠痛

作者:許文彥醫師

這篇文章主要來自Sports Medicine的統合分析,主要回答下面兩個問題:
  1. 跑步時穿是否能改善馬拉松比賽的成績?
  2. 跑步時穿是否能改善賽後的肌肉痠痛感?

穿壓縮褲無法改善跑馬拉松的成績


目前的研究結果證實,賽中穿著壓縮褲,無法改善跑馬拉松的成績。目前的研究告訴我們,不論是400米衝刺、5公里、10公里、15公里越野跑、半程馬拉松,或是全程馬拉松,穿著壓縮褲並沒有辦法讓你跑得更快。

不過對於賽中穿著壓縮褲,對於跑步經濟性、血液中乳酸的濃度、自覺費力感覺,賽後立即的下肢肌力、爆發力,有些許的正向幫助。


穿壓縮褲可以改善賽後的肌肉痠痛感


在Sports Medicine的綜合分析中,賽中穿著壓縮褲,可以明顯改善賽後的肌肉痠痛感。

可惜的是,抽血的指標,肌肉相關的指標如 myoglobin , creatine kinase (CK),或是發炎相關的指標如 interleukin-6, C-reactivec proteion (CRP),沒有明顯的改善。


賽中要不要穿壓縮褲呢?


研究結果告訴我們,穿著壓縮褲雖然不會改善比賽成績,但有其他的好處,例如讓你在跑步時覺得比較輕鬆,或是減少賽後的肌肉痠痛感。

如果你是馬拉松新手,跑步訓練量不足,沒有肌力訓練,擔心自己賽後肌肉痠痛感嚴重者,建議穿著壓縮褲。

至於老手或精英組,跑步訓練量足夠,訓練課表也有肌力訓練,過去馬拉松後肌肉痠痛感均在可忍受範圍,因為預期賽後的延遲性肌肉痠痛不會太嚴重,那麼挑自己喜歡的褲子就好,不一定要使用壓縮褲。

其他要考量的,是外觀,還有價格。喜歡穿飄飄褲的大有人在,自己喜不喜歡,穿得習不習慣,是否能增加你跑步時的自信心,才是最重要的。


參考文獻


Engel, Florian Azad, Hans-Christer Holmberg, and Billy Sperlich. "Is there evidence that runners can benefit from wearing compression clothing?." Sports Medicine 46.12 (2016): 1939-1952.

2022-01-28

馬拉松賽後穿壓縮褲可以恢復更好

 作者:許文彥醫師


引用運動醫學中的重量級期刊來回答問題,這一篇是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(JSCR) 的原著論文,主要回答「賽後立即穿壓縮褲是否能改善賽後的肌肉痠痛?」


賽後穿可以改善肌肉痠痛


在JSCR這篇論文中,24位受試者,一組賽後立即穿著壓縮褲72小時,僅洗澡時脫下;控制組未穿壓縮褲,接受數次的超音波於下肢肌肉,讓受試者覺得有做治療,但實際上沒有開啟能量 (此處理方式是為了降低安慰劑效應的影響)。

賽後穿著壓縮褲的組別,自覺肌肉痠痛感從31.0分(賽後立即)下降到13.9分(賽後24小時);而未穿著壓縮褲的組別,則從26.8分(賽後立即)上升到36.4分(賽後24小時)。48小時及72小時後兩組則無差異。

不過抽血的結果,不論是肌肉傷害的指標 (creatine kinase, CK)、身體的發炎指數 (C-reactive protein, CRP),或是深蹲最大等長收縮肌力,兩組都沒有差別。

也因此,壓縮褲於賽後的肌肉痠痛感,是主觀的感覺改善,客觀的肌肉損傷、發炎或是肌力的短期退步,是沒有差異的。


賽後要不要穿壓縮褲呢?


研究結果告訴我們,賽後穿著壓縮褲是可以降低賽後的肌肉痠痛感的,不過這篇研究只有賽後第24小時肌肉痠痛感有顯著改善,賽後48及72小時後兩組並沒有差異,所以跑者們可以賽後穿滿24小時就可以了。

記得,除了洗澡時可以脫下,其餘時間包含睡覺仍需穿著壓縮褲。


其他關於馬拉松賽後恢復可以參考以下文章




參考文獻


Hill, Jessica A., et al. "Influence of compression garments on recovery after marathon running." The Journal of Strength & Conditioning Research 28.8 (2014): 2228-223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