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9-10-25

小腿慢性腔室症候群 (Chronic Compartment Syndrome)

作者:許文彥 醫師   (本文於2021年10月更新)

小腿慢性腔室症候群並不常見,但需長距離快速行走或跑步的人,例如軍人或者跑者,偶爾會遇到。有些人是因為右腳受傷,將重心移向左側,最後導致左小腿過勞而發病。


症狀 


休息或慢速走路時通常無症狀,開始運動一段時間後開始覺得小腿的肌肉鈍鈍的痛,隨著運動時間拉長或強度增加,會愈來愈痛,合併緊蹦感、麻木或感覺異常,嚴重者會出現垂足 (腳踝背屈無力);另外只要停止運動,症狀會在幾分鐘到一小時內會緩解。

這邊要跟「急性腔室症候群」做區分,急性腔室症候群是因為嚴重創傷造成骨折及肌肉嚴重發炎腫脹,休息時即有疼痛、麻木或感覺異常,外觀明顯腫脹、膚色變白、腳踝無力、脈搏減弱,輕微按壓或扳動腳踝就會疼痛,在骨科是急症,需要盡快手術做筋膜切開術減壓,以免造成永久神經血管損傷。


病因 


反覆的肌肉使用,使用小腿腔室的壓力增加,導致動脈血液供應減少。目前認為與肌肉肥大、筋膜過於緊蹦、肌肉損傷發炎腫脹有關,危險因子包括長短腳、O形或X形腿、不正確的走路或跑步姿勢、訓練量爆增…等。

 
運動時肌肉充血體積增加,若外層筋膜太緊無法向外擴張,則會向內壓迫深層的神經血管,造成腔室症候群。(圖片來源:https://hubpages.com/health/Compartment-Syndrome)


危險因子


症狀的發生與「Overstride」及「腳踝過度背屈」有正相關,應找物理治療師或跑步教練改善跑姿;但在腳著地時,是腳掌或是腳踝著地,與慢性腔室症候群無關。

Overstride (我找不到較適當的翻譯,見下圖左) 是指在腳落地時,相較於膝蓋的位置,外踝的位置較前面。Overstride還有其他的缺點,著地點太前面,會增加一個剎車的力道,讓速度變慢。

腳踝過度背屈 (下圖右),俗稱勾腳背,這個動作主要靠脛前肌用力,長期過度用力會增加肌肉內壓力。

左圖:Overstride - 腳著地時,相較於膝蓋,外踝的位置太前面。即圖中的2線夾角過大。
右圖:腳踝背屈過大 - 圖中2線夾角太小。


診斷 


主要依據病史及理學檢查做臨床診斷,若要確定診斷需要量測小腿的腔室內壓力,需用針刺入小腿,若運動前壓力 ≧ 15 mmHg,運動後1分鐘內壓力 ≧ 30 mmHg,運動後5分鐘壓力 ≧ 20 mmHg。不過因為台灣幾乎沒有醫院備有針刺腔室壓力計,所以一般是以醫師的評估為主,另外醫師可能會安排照X光、超音波、血管攝影、核磁共振或神經傳導電生理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。

相較於急性腔室症候群,慢性腔室症狀群不易有明顯的腫脹或明顯缺血 (皮膚變白或摸不到脈搏),但通常可以摸到患側小腿的筋膜張力較高。


治療


伸展及滾筒按摩:多做小腿肌肉伸展,用滾筒放鬆小腿前側、外側及後側肌肉。

調整跑步速度及訓量量:初期以休息為主,以輕鬆跑為原則,緩慢增加運動時間或強度,例如運動時間增加5分鐘,或跑步的配速加快5-10秒/公里,例如配速每公里7分0秒,調整為6分50秒,增加時間或強度後,維持1-2週無症狀後可以再次增加時間或強度。

注射治療:注射生理食鹽水或低濃度葡萄糖水去擴張小腿肌肉的筋膜,有神經症狀者,可針對神經做神經解套注射。

調整跑步姿勢:前述危險因子的部分,提到 (1) Overstride與 (2) 著地時腳踝過度背屈,因此跑姿會以減少此兩項危險因子為原則。這兩項改善之後,多數跑者會從腳跟著地,轉換成前足著地或是中足著地。調整跑姿通常需要物理治療師或跑步教練,需要錄下跑姿與動作回饋,一般人不容易自行調整。

增加步頻:不增加跑步速度,增加步頻的同時,也減少了步距。這樣子的調整通常伴隨著Overstride的改善。而且有許多研究證實,跑速不變增加步頻,會減少著地時的地面反作用力,可顯著減少跑步運動傷害的發生率。一般而言,建議步頻增加的幅度是5-10%,大部分的跑步腕錶都有偵測步頻的功能,用手機設定節拍器也可以。

手術:若保守治療6個月以上仍無效,則要考慮手術做筋膜切開術 (decompressive fasciotomy)。


參考資料 


  1. Vajapey, S., & Miller, T. L. (2017). Evaluation, diagnosis,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exertional compartment syndrome: a review of current literature. The Physician and sportsmedicine, 45(4), 391-398.
  2. Sugimoto, Dai, et al. "Running mechanics of females with bilateral compartment syndrome." Journal of physical therapy science 30.8 (2018): 1056-106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