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1-03-29

足底筋膜病變 - 注射治療

作者:許文彥

前一篇文章寫了足底筋膜炎(足底筋膜病變) 的症狀及該如何選擇治療。這篇文章來專注討論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 (platelet-rich plasma, PRP) 的治療效果。

類固醇注射是過去幾十年來的注射治療足底筋膜病變的首選,打針的治療效果不差,病人滿意度也很好。不過因為類固醇是抑制發炎的藥物,而現在的治療觀念是「沒有發炎就不會促進組織修復」。




注射類固醇的併發症


注射類固醇後的併發症包括「足跟脂肪墊萎縮」以及「足底筋膜斷裂」。

脂肪墊萎縮會造成足跟墊症候群,一樣是走路時足跟會痛,但因為足跟脂肪墊是走路時很重要的吸震組織,它若萎縮了很不容易治療,即使打針加上復健的效果也都差強人意,不少人嚐試了很多治療,最終仍是需要一輩子戒掉跑步、健行及球類活動。

足底筋膜斷裂的危險因子有兩項,分別為足底筋膜病變的病史,以及曾經打過類固醇。若只是部分撕裂傷,還可以透過復健及注射PRP來治療,但如果是足底筋膜完全斷裂,則多半要手術重建。

儘管打類固醇的發生併發症的比例不高,即使在較大型的前膽性研究,發生併發症的也僅有零星報告,但若發生併發症,治療成功的難度會大幅上升,因此不值得冒險。


注射PRP的效果 (與注射類固醇相比) 


PRP是經抽血後,使用離心機,只保留血小板比例較高的血漿,因含有高濃度的生長因子,例如
epidermal growth factor (EGF), insulin-like growth factor 1 (IGF-1),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(HGF),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ß (TGF-ß), 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 (VEGF), platelet-derived growth factor (PDGF),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(FGF)…等,可以促進組織修復及血管增生。也因為它是走修復的路線,因此不會有類固醇的併發症,例如足跟墊萎縮或足底筋膜斷裂,不過缺點就是打完針因為會先誘發組織發炎,因此打完針後3-7天內的疼痛感會增加,之後再逐漸改善。

這篇研究收案60個足底筋膜病變患者,平均分為兩組,一組在足底筋膜上打PRP (3 mL),一組打類固醇 (Depomedrol 80mg (2 mL) + 0.5ml xylocaine 2%)。為了避免安慰劑效應,兩組人都有抽血,打針時的針筒也覆蓋起來,因此病人是完全不曉得他自己打了什麼針劑。

這個研究追蹤了6個月,病人的疼痛改善如下

圖片來源: Soraganvi, P., et al. "Is Platelet-rich Plasma Injection more Effective than Steroid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lantar Fasciitis in Achieving Long-term Relief?." Malaysian orthopaedic journal 13.3 (2019)


由上圖可見,兩組打完針6週後,疼痛均有明顯改善,但到了6個月之後,注射類固醇的組別的疼痛反而上揚,有復發的跡象;而注射PRP的組別疼痛強度則穩定改善中。

根據另一篇統合分析的結果,打PRP與打類固醇相比較,在第4週與第12週兩組的疼痛都有改善,但改善程度差不多,但在第24週時,打PRP的疼痛改善程度優於類固醇。此外,從超音波的厚度改善程度來看,PRP也優於類固醇。

因此,如果以治療的長期療效來看,且不考慮價格的話,PRP應該是針劑注射的首選。


還有其他的注射物嗎?


有的,目前屬於修復性注射的藥物,還有高濃度葡萄糖水、羊膜衍生物,及PLT (凍晶)。

高濃度葡萄糖水的治療效也不錯,略輸給PRP,追蹤到28週時也沒有疼痛復發的跡象,也因此有經濟考量者,可以選擇打高濃度葡萄糖水即可,但因療效略為遜色,因此需要較多次的注射。

羊膜衍生物及PLT (凍晶) 還沒有大型的研究結果可以參考,理論上其刺激組織修復的效果應該不輸於PRP,但是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去確認其療效。


參考文獻


  1. Soraganvi, P., et al. "Is Platelet-rich Plasma Injection more Effective than Steroid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lantar Fasciitis in Achieving Long-term Relief?." Malaysian orthopaedic journal 13.3 (2019).8.
  2. Yang, Wei-yi, et al. "Platelet-rich plasma as a treatment for plantar fasciitis: A meta-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" Medicine 96.44 (2017).
  3. Kim, Eunkuk, and Jong Ha Lee. "Autologous platelet-rich plasma versus dextrose prol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ecalcitrant plantar fasciitis." PM&R 6.2 (2014): 152-158.


門診資訊


2021-03-14

前十字韌帶斷裂 - 開刀或不開刀,你要考慮的四個因素!

 作者:許文彥醫師



被診斷為前十字韌帶斷裂後,第一個要考慮的是否需要手術重建前十字韌帶,主要考量為下列四個條件,符合任一項就建議手術。

  1. 年齡 < 30歲 (也有文獻以40歲為分界)
  2. 高運動需求
  3. 持續的症狀
  4. 合併膝蓋其他構造損傷


一般而言,年齡小於30歲,因為未來的人生還很長遠,加上前十字韌帶斷裂會導致膝蓋不穩定,會加速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,所以愈年輕愈建議手術。我曾遇過45-50歲的患者,因為熱愛跳舞或打籃球,因此與醫師討論後,還是選擇手術治療。

高運動需求意指想要要回到打籃球、足球等需要急速變向、旋轉、碰撞的運動,通常愈需要手術治療。但如果只是想要重量訓練,騎腳踏車,可以先不用手術。至於網球、羽毛球這類高運動需求,但沒有與人碰撞的運動,則要看症狀而定,也有人先復健治療3個月,若依然疼痛無法打球,也要考慮手術。

持續的症狀,例如反覆腫脹、疼痛、不穩定感、易軟腳,在復健治療3個月後若未改善,也建議手術。

合併膝蓋其他構造的損傷,例如後十字韌帶、內側副韌帶、外側副韌帶、半月板、膝軟骨也受損,膝蓋不穩定較嚴重,因為許多研究證實多重膝關節損傷,有手術者預後顯著優於不手術,所以若被診斷多重構造損傷,會直接建議手術治療。



舉些例子來說


  • 不到30歲,不管未來你還想不要運動,因為夠年輕,建議手術治療。
  • 30歲以上,很想打籃球、踢足球、橄欖球…等激烈且有碰撞的運動,建議手術。
  • 30歲以上,只想偶爾騎腳踏車,重量訓練,可以不用手術。
  • 30-40歲,想打網球、羽球等需變向、跳躍,但又無碰撞風險的運動,則可以考慮先復健3個月,視症狀改善程度來決定。
  • 無論年紀,合併半月板損傷、內側副韌帶斷裂等多重膝關節損傷,建議手術。
  • 無論年紀,即使好好復健3個月,還是常有軟腳、疼痛的現象,且症狀已讓自己放棄與家人假日登山、健行等活動,也建議手術。

前述的復健3個月並非是健保給付的儀器治療,例如熱敷、電療、超音波…等。而是指由物理治療師一對一指導下的運動治療,做關節伸展、淋巴按摩、肌力訓練,平衡訓練、敏捷訓練…等,通常一週需訓練2次,一次1小時。


如果我先做了自費物理治療,但最後還是需要手術,那先做的復健是否浪費掉了?


其實研究上有發現,在需要手術的患者,先預做「術前復健」,也是肌力、平衡、功能訓練…等,其未來的關節活動度、肌力、功能、以及回到運動場的時間,會比沒做術前復健者還要好。主要原因是患者會對未來要做的復健有概念,動作不用重新教,上手較快,且先把肌肉練壯一點,術後的肌肉萎縮也較輕微,練起來當然比較快。

也因此即使你花錢做了自費物理治療,萬一膝蓋的復原不理想還是要手術,也不用擔心是否白花錢,因為先練起來的的還是你的,會讓你術後的復健做得更好更快恢復。


若有問題,歡迎於留言提問,或直接於門診由醫師評估後給予建議。


門診資訊

2021-03-03

足底筋膜炎 (足底筋膜病變)

作者:許文彥

足底筋膜炎是不大正確的名詞,因為在顯微鏡底下是並沒有看到發炎細胞,只看到組織的排列變得比較混亂,因此並不是發炎,名稱上稱為「足底筋膜退化」或「足底筋膜病變」是比較正確的說法。




症狀


腳底靠近跟骨的地方會痛,如上圖。
通常早上剛下床的第一步會痛,或久坐後站起來第一步會痛,但走幾步後症狀會稍微改善,但若走路走久了還是會更痛。不過第一步疼痛並非必要條件,診斷還是交給醫師判斷。


危險因子


有下列危險因子者較容易有足底筋膜病變,治療上應盡可能以改善危險因子為優先。
  • 腳踝背屈不足 
  • 小腿肌肉過緊 (腓腸肌、比目魚肌)
  • 扁平足或高弓足
  • 動態性足過度內旋
  • 長時間久站,或跑步量大
  • 運動量爆增:例如平常很少運動,假日連兩天爬山!或跑步量直接爆增為2倍。
  • 不適合的鞋子 (無足弓支撐,鞋底太薄或太硬)
  • 體重過重
  • 長短腳
  • 糖尿病


診斷


一般而言,足底筋膜炎不需要特別的檢查,有經驗的醫師憑症狀及觸診即可判斷。

超音波檢查可以評估足底筋膜炎的嚴重程度,例如足底筋膜的厚度,及是否有撕裂傷。

通常不需要照X光,但若需要排除骨折或關節炎,則會安排X光檢查。跟骨骨刺與足底筋膜炎的症狀關聯性很低,大約95%有足跟骨刺的人是沒有任何症狀的,而且有症狀者,在治療痊癒後,骨刺也不會消失,因此無需在意是否要手術移除骨刺。


治療方式


平常可以行走,但避免用走路及跑步當運動,也要避免赤腳走路,或穿鞋底太薄太硬的鞋子。治療分為三個部分,控制危險因子、物理治療及注射治療。 儘管教科書上有提到若前述治療6個月無效可以考慮手術治療,但實際上絕大部分的患者透過以下治療都可以獲得良好的改善,極少人需要手術治療。


控制危險因子

小腿肌肉太緊的,可以伸展小腿肌肉;腳踝背屈不足者建議接受徒手治療去增加踝關節活動度;扁平足或高弓足者應考慮換鞋子,或放鞋墊。長短腳則依嚴重度決定是否要加鞋跟墊。肥胖者應搭配飲食控制,及運動減重,運動要挑低衝擊性運動,例如游泳或腳踏車。

一般而言,患者比較難自行判斷是否有哪些危險因子,例如腳踝背屈不足、扁平足或特定肌肉的力量不足,若疼痛比較久應找醫師確定診斷及尋找危險因子。就診時也可以把最常穿的鞋子一併帶來評估是否適合你的足型。


物理治療

可以從健保物理治療,例如雷射或超音波開始,研究上認為治療效果有限,不過因健保有給付且使用方便,適合第一線治療。

進一步的自費的儀器治療:「震波」透過高能量的震波去刺激足底筋膜修復。一次治療約10-15分鐘,約需4次以上的治療,每次間隔1週。就統合分析的角度來看,體外震波的效果也很好。

運動治療的目的在強化足弓相關的肌群,以及透過動作矯正去減少每一步落地時對足底筋膜的拉扯。包括足底筋膜的按摩、伸展、及肌力訓練,直接看影片 (來源網址) 吧!

  1. 按摩:用球按摩足底筋膜,可以使用網球或圓筒,按摩30-60秒。
  2. 伸展腓腸肌:伸展足底筋膜及腓腸肌,膝蓋打直,用毛巾把大腳趾墊高,維持20-30秒,重覆3次。
  3. 伸展比目魚肌:伸展足底筋膜及比目魚肌,膝蓋微彎,用毛巾把大腳趾墊高,維持20-30秒,重覆3次。
  4. 肌力訓練:墊毛巾在大腳趾下,腳半踩在階梯或瑜珈磚上,做單腳墊腳尖的動作,約3秒上,3秒下,做8-12下,重覆3組,每兩天做一回合,可以用背包裝重物,來增加負荷。這是最能預防復發,以及對跑者及任何下肢運動者最重要的一項治療。


注射治療

過去的注射治療主要類固醇,治療疼痛的效果不錯,不過因為類固醇打多了會增加足底筋膜撕裂傷,以及足跟脂肪墊萎縮的風險,未來若疼痛復發會變得更難治療,因此目前已很少建議打類固醇了。

目前的主流是修復性注射,在超音波導引下,以高濃度血小板血漿 (platelet-rich plasma, PRP) 直接打在足底筋膜病變處,透過PRP內含的生長因子去促進足底筋膜修復,只是因為PRP的價格滿高的,有預算考量者可以考慮改打高濃度葡萄水,只是因為糖水的效果沒那麼PRP好,需要的打的次數比較高,一般建議打3次,每次間隔2-4週。

根據一篇統合分析的結果,打PRP與打類固醇相比較,在第4週與第12週兩組的疼痛都有改善,但改善程度差不多,但在第24週時,打PRP的疼痛改善程度優於類固醇。此外,從超音波的厚度改善程度來看,PRP也優於類固醇。


該選擇哪種治療?


想像整個足弓是一個團隊,包含了足底筋膜、脛後肌、脛前肌、腓骨長肌,足底的小肌肉群及韌帶,當有其他肌肉偷懶 (無力) 時,足底筋膜就需要支撐更多身體的重量,當它過勞時,就開始疼痛。運動治療可以強化了其他與足弓相關的肌群,進而減少足底筋膜的負擔,讓它有機會自我修復。暫時不跑步及減輕體重像是降低整個團隊的負擔。而注射PRP或震波治療則是直接強化足底筋膜本身的強度。

健保的儀器治療雖然研究證據並不是太好,但治療性超音波或雷射仍有一定程度的治療效果,可以先治療12次再決定是否需要第二步治療。

第二步要考慮自費的震波或注射治療,費用視各診所的超音波機器、PRP/震波的設備不同而有所差異,但費用大約是注射PRP > 體外震波 > 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水。

打針會痛,但有經驗的醫師會在1分鐘內打完 (疼痛強度高但時間短)。震波也會痛,但疼痛強度沒那麼高,但治療時間是10-15分鐘 (疼痛強度低但時間長)。選擇注射治療者應先與醫師確認是否是在超音波導引下注射,若無超音波導引,打的藥物要是沒打到正確的位置,效果會大打折扣。

不想打針者,或者你是跑者,我建議一對一的運動治療,讓物理治療師針對你的各別狀況,給予針對性的運動治療,例如徒手治療去增加踝背屈的角度、增加蹠屈的肌力,改善動態性扁平足 (足過度內旋),調整跑步姿勢,而達成預防復發及促進運動表現。

最經濟的治療,是健保的儀器治療,例如雷射及超音波。最節省時間的治療,是注射高濃度糖水、注射PRP,或震波。最能預防症狀復發的,則是運動治療,而其中有危險因子,例如扁平足、踝關節背屈不足,或有高強度運動需求的患者(如負重登山、馬拉松),則更需要一對一量身訂做的運動治療。

參考文獻


  1. Rathleff, Michael Skovdal, et al. "High‐load strength training improves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plantar fasciitis: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12‐month follow‐up." 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& science in sports 25.3 (2015): e292-e300.
  2. Yang, Wei-yi, et al. "Platelet-rich plasma as a treatment for plantar fasciitis: A meta-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" Medicine 96.44 (2017).
  3. Li, Zonghuan, et al. "Ultrasound-versus palpation-guided injection of corticosteroid for plantar fasciitis: a meta-analysis." PLoS One 9.3 (2014): e92671.
  4. Li, Xian, et al. "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, ultrasound, low-level laser therapy, noninvasive interactive neurostimulation, and pulsed 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for treating plantar fasciiti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-analysis." Medicine 97.43 (2018).
  5. Soraganvi, P., et al. "Is Platelet-rich Plasma Injection more Effective than Steroid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lantar Fasciitis in Achieving Long-term Relief?." Malaysian orthopaedic journal 13.3 (2019): 8.


2021-03-02

給醫學生關於念書及選科別的建議


我在醫學中心復健科當過復健科的教學負責人數年,要帶醫學系大六大七的學生以及PGY,也開過教學門診,以下這兩個問題是常遇到,但大部分的學生思慮不周的問題。


第一個問題「你們在學校時要考試時,是怎麼決定要如何準備考試的?」


以最重要的科別例如病理學為例,三種答案都有,原文書,共筆,還是念考古題就好!我問他們是誰給的建議,答案倒是很統一:問學長姐。

下一題我問「你們曉得學長姐的成績如何嗎?」滿有趣的是他們除了直屬學長姐,通常都不曉得學長姐的真正成績。

根據我的觀察,建議念原文書的,通常是班上偶爾會拿書卷獎的,基本上名次都有前10%。建議只念共筆的學長姐,範圍大約落在第20-80%左右,分布範圍比較廣。至於叫人看考古就好的學長姐,名次就落在全班的後段,大概60-100%名,包括需要重修的。所以記得要問成績最好的前10%的,你才有可靠的答案,當然,做不做得到又是個人自我考量,大學不是只有念書,社團的事務也是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,人際關係、溝通技巧、結識人脈、策辦活動的能力都不是純念書就可以學到的。

小結:若想得到中肯的建議,要先搞清楚你請教的學長姐是神是鬼?還是牛與蛇?


第二個問題「選科」


要先知道,問外科醫師為什麼不走內科,你一定會得到一堆他對內科系的壞話,反之亦然。

我的建議是,如果你心中想走內科,就去問那個答案問題兩眼會發光的內科醫師,每個人都有自己走特定科別的理由,你要確定的是他的理由是否也符合你的價值觀;當然,你也可以問他為什麼不走外科或其他科,也要思考他不選其他科的理由是否也是你在意的。

如果你想走外科,要先問總醫師或年輕主治醫師,因為總醫師最忙碌,睡眠最少,且對外科已經相當程度的認識,外科如果沒有熱情,沒有對技術的渴望或追求救命的成就感,是不可能忍受那種長時間睡眠剝奪的。

不要只問他們為什麼走內(外)科,也要問為什麼不走外(內)科。問愈多人愈好,你得到的答案愈多,也許就有一條會打中你,也可能會有一條炸到你。永遠記得,別人的理由始終是別人的,你需要的是找到那個打到你心坎裡的理由。


舉我自己選復健科為例


我認為的重要性,以興趣最重要、然後生活、成就感、收入,風險最後。
  • 興趣:最重要的理由,沒有興趣的科別再好賺錢,也千萬別選,沒有熱情是學不到東西的。大學的我喜歡現代舞、爵士舞跟國標舞,我就只是想要把專業跟興趣結合,拿到醫師執照後開始玩鐵人三項,後來的工作時只要遇到這些運動的病人,都很好聊,醫好了的成就感也特別強烈。
  • 生活:末來會有家庭小孩,你就必須考慮當到主治醫師的生活長什麼樣子?住院醫師的生活畢竟就3-7年,再累也會過去,所以主治醫師的生活型態才是你要在意的。內科跟外科下班後還是有會因住院病人狀況不好,你還是得回醫院。而急診下班就下班,不用擔心病人出狀況,但是到40,50歲,還是得跟別人一起輪大夜班,這樣的生活你可以接受嗎?
  • 成就感:外科系的成就感鐵定爆表第一名,所以不選擇外科的理由就是我高度近視不適合開刀,但我也考量生活品質與家人,我不選外科。
  • 收入:很多科別的收入都屌打復健科,所以我把收入放在第4點,也就是選科時,我覺薪水已經比一般人好,雖然輸給醫師的其他科別,但為了興趣,我可以接受。
  • 風險:外科內科婦產科兒科的風險就是被告,這個在10多年前是大問題,現在醫院都有合作的律師事務所,也有保險公司推醫糾險,加上也有很好大醫師在術前病情說明做得相當仔細,所以這點的重要性已逐漸減弱。不過風險再低,走上法庭還是件很累人的事,所以選科的熱情最好遠遠大於風險的考量,不然熱情被醫療糾紛磨損掉是件很悲慘的事情。


結論


問別人意見時,要先搞清楚你詢問的對象是不是此中高手?
選科別時,別人的理由都不該是你選擇的理由,但多問對方選這科不選擇那科的考量,多問幾位,一定會找到屬於你的理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