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1-06-29

副舟狀骨症候群

作者:許文彥醫師

我們的中足的內側是舟狀骨,副舟狀骨 (accessory navicular bone) 是多出來的一塊骨頭,會讓人的中足內側看起來特別凸,常跑步或常需行走的人,容易疼痛。也有些人因為腳踝扭傷、撞擊,或是因為不適合的鞋子長期磨擦而開始疼痛。

左下圖來源:JBR BTR 87.5 (2004): 250-251.

以前見習時在骨科跟診,我跟的醫師跟病人說:你這個是副舟狀骨,多長的一塊骨頭,體質上就是不適合走太久或長跑,我開點消炎藥,你多休息,如果沒好可以來開刀切掉那個副舟狀骨。

這樣子的病情解釋,只有提及吃藥休息及手術切除,並不完整。實際上,在休息與手術治療之間,還有很多有效的治療沒有被提及,例如運動治療、修復性注射 (糖水或PRP),以及適合的足弓墊或鞋子,都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狀況。

不是天生有副舟狀骨,就只剩下放棄跑步,或是手術切除這兩個選擇。


解剖學及生物力學


大約有10%的人有副舟狀骨的存在,而這些人當中有70%的人是雙側都有副舟狀骨,女性比例較高。副舟狀骨在青春期就出現,但多數人,都是開始有疼痛之後,才注意到自己的腳踝內側多了一個硬塊。

副舟狀骨分為三種類型 (見上方的X光圖),Type 1很小顆,通常無症狀,多數是意外發現。Type 2較大,X光下與舟狀骨本體分離,最常見。Type 3的副舟狀骨與舟狀骨本體融合,但X光下看起來明顯向內側突出。會疼痛的的副舟狀骨症狀群幾乎都是Type 2 & 3。

副舟狀骨的存在會使得一條對跑者很重要的肌腱「脛後肌」的位置向後移,從生物力學的角度,它離開了支撐內側足弓的最佳位置 (如圖),足弓的支撐變差,容易造成俗稱的扁平足或內旋足。而更塌陷的足弓又進一步增加了脛後肌的負擔,變成肌腱發炎或撕裂傷的機率就增加了。


右圖來源:JBR BTR 87.5 (2004): 250-251.

症狀


常見疼痛區域為腳踝內側副舟狀骨所在的突出處,局部紅腫熱痛;疼痛區域也可能出現在脛後肌腱,或位於其下方的彈簧韌帶。也因為內側足弓塌陷,有些人會有足底筋膜炎的症狀,足弓塌陷嚴重者,甚至會合併腳踝外側疼痛 (腓骨撞擊跟骨)。

而這些症狀,可能導致無法跑步,甚至難以行走。

有研究用核磁共振去評估有症狀的病人,發現大部分呈現副舟狀骨水腫、副舟狀骨與舟狀骨中間的關節發炎;同時合併脛後肌腱病變的機率明顯增加。


病因


  1. 外傷,例如挫傷或腳踝扭傷
  2. 與不適合的鞋子長期摩擦
  3. 過度使用:長時間走路、跑步或以跑步為主的運動。


診斷


有經驗的醫師,靠病史及觸診就可以診斷。

要確定診斷,照X光或超音波均可以看到副舟狀骨的存在。

超音波可以同時評估其他構造,尤其支撐足弓的重要構造,如脛後肌腱及彈簧韌帶…

很少會需要用到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。一般而言,進階的檢查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其他診斷,或是做手術前評估。


非手術治療


如果是扭傷、挫傷…等,一律先冰敷,之後再改成熱敷。

相對休息:跑步宜減量或完全停止跑步,可以先轉換成游泳、腳踏車,同時維持肌力訓練。

雷射、超音波、電療…等治療效果不夠理想,但健保有給付,可以試試看。

修復性注射:將高濃度葡萄糖水或PRP注射到有病變的部分,例如脛後肌腱、關節處,或有損傷的彈簧韌帶。PRP的組織修復效果較佳,適合有撕裂傷的肌腱或韌帶,若只是肌腱退化或鈣化,可以先使用高濃度葡萄糖水。

運動治療:有副舟狀骨的人,需要加強支撐足弓的其他肌肉,例如屈趾短肌、脛前肌、脛後肌…等去加強足弓的支撐。

強化臀中肌及臀大肌也有助於足弓的支撐,因為這兩條肌肉是很強壯的髖外展肌,功能良好的臀中/大肌可以避免膝外翻,減少脛骨內旋,也可以協助拉住足弓不塌陷。

腳踝背屈不足者,容易以中足內旋做代償,使足弓更低。其原因是阿基里斯腱太緊或踝關節卡住,治療對策則需要額外伸展小腿後側,或是徒手治療去放鬆踝關節。

跑步姿勢的調整及相關肌力的強化,也都是運動治療的一部分。跑者或以跑步為主的運動員,運動治療是不可以省略的治療。

鞋子及鞋墊:避免穿鞋底過薄過硬的鞋款,例如娃娃鞋、硬底皮鞋,或馬拉松鞋;室內避免赤腳,穿有足弓支撐的運動拖鞋。

好的鞋子鞋墊可以提供額外的足弓支撐,減輕脛後肌腱及足踝關節的負擔,是很重要且有效的治療。

足弓支撐依治療效果分為三類:第一類是鞋子的原生鞋墊,例如ASICS與MIZUNO的跑步鞋有分扁平足、正常足及高弓足的鞋款,直接請店員拿適合扁平足的鞋款,若店員不曉得,那建議你去專賣店詢問專任的店員。
第二類是現成的足弓墊,但因不是量身訂做的,支撐的位置及支撐力,不夠精準,但也有一定程度的效果。
第三類是量身訂制的足弓墊,沒有第二種的缺點,但價格比較高,但足弓支撐及治療效果最佳。


何時考慮手術


一般而言,非手術的治療,如注射治療、運動治療及鞋墊治療三個月以上還是無效,再考慮手術。

有研究發現運動員若有副舟狀骨,較不容易痊癒,有較高的機率需要手術治療。但治療原則不變,非手術治療三個月以上仍失敗,才考慮手術治療。

手術治療是切除副舟狀骨,再把脛後肌腱移到理想的足弓支撐位置。


參考文獻


  1. Choi, Yun Sun, et al. "MR imaging findings of painful type II accessory navicular bone: correlation with surgical and pathologic studies." Korean journal of radiology 5.4 (2004): 274-279.
  2. Al-Khudairi, N., et al. "The relationship of MRI findings and clinical features i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os naviculare." Clinical radiology 74.1 (2019): 80-e1.
  3. Wynn, Malynda, et al. "Effectiveness of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the Symptomatic Accessory Navicular in Pediatric Patients." The Iowa orthopaedic journal 39.1 (2019): 45.
  4. Jegal, Hyuk, et al. "Accessory navicular syndrome in athlete vs general population." Foot & ankle international 37.8 (2016): 862-867.
  5. Bernaerts, A., et al. "Accessory navicular bone: not such a normal variant." JBR BTR 87.5 (2004): 250-251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