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1-09-07

疲勞性骨折 vs 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

作者:許文彥

對跑者而言,若發生疲勞性骨折,要休跑八週以上,痊癒後從頭練起,勢必會影響接下來半年的賽事成績,更別提先前數個月的苦練付諸流水。

脛骨內側疼痛,俗稱夾脛症 (shin splint),要考慮兩個診斷,一個是脛骨疲勞性骨折 (stress fracture或fatigue fracture ),另一個是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 (medial tibial stress syndrome, MTSS)。

兩者的治療上也有差異,疲勞性骨折必須要好好休息8週以上,放棄比賽;後者則可能只需要跑步減量,或休跑2-6週即可。但這兩個診斷疼痛的位置很接近,別說是跑者搞不清楚,即使是有經驗的醫師,即使拍了X光,也不一定能正確區別。

本文只討論兩者症狀上的區別,詳細的診斷流程、治療及預防,留待未來的文章討論。



疼痛位置


疲勞性骨折疼痛的範圍較小,大約是一個指頭的範圍,壓下去明顯會痛,較常痛在脛骨前側或內側,通常只有單側有症狀。

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的疼痛,範圍較大呈帶狀分佈,從脛骨內側的1/2到下1/3的長度,5公分以上的長度有壓痛感,雙側同時有症狀並不少見。

另外,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,疼痛發生在脛骨內側,不會痛在脛骨前側,若是壓痛感在脛骨前側,要高度懷疑是疲勞性骨折。


與運動的關係


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的疼痛強度會在暖身後減輕,例如一開始走路會痛,但走一小段路後比較不痛,但若走太久後又會開始疼痛。

這種暖身後疼痛減輕的情況,是肌腱病變特有的現象,例如足底筋膜病變,早上剛下床時會痛,走一走後疼痛減輕,但走太久後又會痛起來;髕骨肌腱病變也有類似的現象,用股四頭肌等長收縮 後或輕鬆慢跑後不大痛,但跑久了又痛起來。

疲勞性骨折就沒有在客氣,會痛就是會痛,可承重的強度固定,不會因為暖身或走一段路後比較不痛,而且承重的強度愈高,就愈痛。


步態


疲勞性骨折在跑步腳觸地時 (heel contact) 疼痛,而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在站立中期 (mid-stance phase) 才開始疼痛。不過因為這兩個時間差很短,許多跑者也無法分別,參考價值較低。



休息時疼痛


疲勞性骨折可能在休息時出現疼痛,例如躺著或坐著,腳沒有承受體重時也會痛。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通常休息時不會痛,但若是在較高強度訓練後,休息時也可能會覺得疼痛。


夜間疼痛


夜間睡覺時出現疼痛,要懷疑疲勞性骨折。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在夜間不大會痛。


清晨症狀


疲勞性骨折會在剛下床,腳承受身體重量時,就感到疼痛,稍微走路或小腿拉筋後疼痛強度不變或變嚴重。脛骨內側壓力症候群在剛下床時,感到緊繃感或疼痛,但稍微走一走或伸展小腿後側肌肉後,疼痛會減輕。


何時該就醫?


對一般跑者而言,若只有跑步時會痛,走路不痛,晚上睡覺不痛,且疼痛並非在脛骨前側,不妨先休跑兩週,觀察看看,若有以下狀況,應考慮就醫。

  • 痛到無法行走
  • 休跑兩週後,依然無法回去跑步
  • 重要比賽在即,不確定是否可以繼續練跑

2021-06-29

副舟狀骨症候群

作者:許文彥醫師

我們的中足的內側是舟狀骨,副舟狀骨 (accessory navicular bone) 是多出來的一塊骨頭,會讓人的中足內側看起來特別凸,常跑步或常需行走的人,容易疼痛。也有些人因為腳踝扭傷、撞擊,或是因為不適合的鞋子長期磨擦而開始疼痛。

左下圖來源:JBR BTR 87.5 (2004): 250-251.

以前見習時在骨科跟診,我跟的醫師跟病人說:你這個是副舟狀骨,多長的一塊骨頭,體質上就是不適合走太久或長跑,我開點消炎藥,你多休息,如果沒好可以來開刀切掉那個副舟狀骨。

這樣子的病情解釋,只有提及吃藥休息及手術切除,並不完整。實際上,在休息與手術治療之間,還有很多有效的治療沒有被提及,例如運動治療、修復性注射 (糖水或PRP),以及適合的足弓墊或鞋子,都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狀況。

不是天生有副舟狀骨,就只剩下放棄跑步,或是手術切除這兩個選擇。


解剖學及生物力學


大約有10%的人有副舟狀骨的存在,而這些人當中有70%的人是雙側都有副舟狀骨,女性比例較高。副舟狀骨在青春期就出現,但多數人,都是開始有疼痛之後,才注意到自己的腳踝內側多了一個硬塊。

副舟狀骨分為三種類型 (見上方的X光圖),Type 1很小顆,通常無症狀,多數是意外發現。Type 2較大,X光下與舟狀骨本體分離,最常見。Type 3的副舟狀骨與舟狀骨本體融合,但X光下看起來明顯向內側突出。會疼痛的的副舟狀骨症狀群幾乎都是Type 2 & 3。

副舟狀骨的存在會使得一條對跑者很重要的肌腱「脛後肌」的位置向後移,從生物力學的角度,它離開了支撐內側足弓的最佳位置 (如圖),足弓的支撐變差,容易造成俗稱的扁平足或內旋足。而更塌陷的足弓又進一步增加了脛後肌的負擔,變成肌腱發炎或撕裂傷的機率就增加了。


右圖來源:JBR BTR 87.5 (2004): 250-251.

症狀


常見疼痛區域為腳踝內側副舟狀骨所在的突出處,局部紅腫熱痛;疼痛區域也可能出現在脛後肌腱,或位於其下方的彈簧韌帶。也因為內側足弓塌陷,有些人會有足底筋膜炎的症狀,足弓塌陷嚴重者,甚至會合併腳踝外側疼痛 (腓骨撞擊跟骨)。

而這些症狀,可能導致無法跑步,甚至難以行走。

有研究用核磁共振去評估有症狀的病人,發現大部分呈現副舟狀骨水腫、副舟狀骨與舟狀骨中間的關節發炎;同時合併脛後肌腱病變的機率明顯增加。


病因


  1. 外傷,例如挫傷或腳踝扭傷
  2. 與不適合的鞋子長期摩擦
  3. 過度使用:長時間走路、跑步或以跑步為主的運動。


診斷


有經驗的醫師,靠病史及觸診就可以診斷。

要確定診斷,照X光或超音波均可以看到副舟狀骨的存在。

超音波可以同時評估其他構造,尤其支撐足弓的重要構造,如脛後肌腱及彈簧韌帶…

很少會需要用到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。一般而言,進階的檢查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其他診斷,或是做手術前評估。


非手術治療


如果是扭傷、挫傷…等,一律先冰敷,之後再改成熱敷。

相對休息:跑步宜減量或完全停止跑步,可以先轉換成游泳、腳踏車,同時維持肌力訓練。

雷射、超音波、電療…等治療效果不夠理想,但健保有給付,可以試試看。

修復性注射:將高濃度葡萄糖水或PRP注射到有病變的部分,例如脛後肌腱、關節處,或有損傷的彈簧韌帶。PRP的組織修復效果較佳,適合有撕裂傷的肌腱或韌帶,若只是肌腱退化或鈣化,可以先使用高濃度葡萄糖水。

運動治療:有副舟狀骨的人,需要加強支撐足弓的其他肌肉,例如屈趾短肌、脛前肌、脛後肌…等去加強足弓的支撐。

強化臀中肌及臀大肌也有助於足弓的支撐,因為這兩條肌肉是很強壯的髖外展肌,功能良好的臀中/大肌可以避免膝外翻,減少脛骨內旋,也可以協助拉住足弓不塌陷。

腳踝背屈不足者,容易以中足內旋做代償,使足弓更低。其原因是阿基里斯腱太緊或踝關節卡住,治療對策則需要額外伸展小腿後側,或是徒手治療去放鬆踝關節。

跑步姿勢的調整及相關肌力的強化,也都是運動治療的一部分。跑者或以跑步為主的運動員,運動治療是不可以省略的治療。

鞋子及鞋墊:避免穿鞋底過薄過硬的鞋款,例如娃娃鞋、硬底皮鞋,或馬拉松鞋;室內避免赤腳,穿有足弓支撐的運動拖鞋。

好的鞋子鞋墊可以提供額外的足弓支撐,減輕脛後肌腱及足踝關節的負擔,是很重要且有效的治療。

足弓支撐依治療效果分為三類:第一類是鞋子的原生鞋墊,例如ASICS與MIZUNO的跑步鞋有分扁平足、正常足及高弓足的鞋款,直接請店員拿適合扁平足的鞋款,若店員不曉得,那建議你去專賣店詢問專任的店員。
第二類是現成的足弓墊,但因不是量身訂做的,支撐的位置及支撐力,不夠精準,但也有一定程度的效果。
第三類是量身訂制的足弓墊,沒有第二種的缺點,但價格比較高,但足弓支撐及治療效果最佳。


何時考慮手術


一般而言,非手術的治療,如注射治療、運動治療及鞋墊治療三個月以上還是無效,再考慮手術。

有研究發現運動員若有副舟狀骨,較不容易痊癒,有較高的機率需要手術治療。但治療原則不變,非手術治療三個月以上仍失敗,才考慮手術治療。

手術治療是切除副舟狀骨,再把脛後肌腱移到理想的足弓支撐位置。


參考文獻


  1. Choi, Yun Sun, et al. "MR imaging findings of painful type II accessory navicular bone: correlation with surgical and pathologic studies." Korean journal of radiology 5.4 (2004): 274-279.
  2. Al-Khudairi, N., et al. "The relationship of MRI findings and clinical features in symptomatic and asymptomatic os naviculare." Clinical radiology 74.1 (2019): 80-e1.
  3. Wynn, Malynda, et al. "Effectiveness of 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the Symptomatic Accessory Navicular in Pediatric Patients." The Iowa orthopaedic journal 39.1 (2019): 45.
  4. Jegal, Hyuk, et al. "Accessory navicular syndrome in athlete vs general population." Foot & ankle international 37.8 (2016): 862-867.
  5. Bernaerts, A., et al. "Accessory navicular bone: not such a normal variant." JBR BTR 87.5 (2004): 250-251.


2021-05-27

注射治療簡介

這篇文章簡介注射治療,基本上寫在下面的,都是我能執行的注射治療。詳細的診斷及對應的注射治療,未來會再個別解釋。


觸診注射 versus 超音波導引注射 


過去是觸診注射為主,打針的原則是「哪裡有壓痛點,針就打哪裡。」缺點是受傷組織的深度未知,進針的過程無法避開神經血管,所以太深的受傷位置容易打不準,靠近重要神經血管的組織,因為擔心誤傷,而不太建議注射治療。目前觸診注射的治療部位通常是表淺的組織,例如板機指、媽媽手肌腱炎、手腕手指腳踝腳踝的關節…等不太會誤傷其他組織的部位。

目前主流是超音波導引下做精準注射,先使用超音波先將受傷的組織呈現在銀幕上,再將針從探頭旁入針,整個進針的過程都在銀幕上,優點是可以精準地把藥物打到受傷的組織,以及可以避免傷到重要神經血管組織。例如頸神經根或星狀神經節注射,周遭重要的神經血管不少,若不使用超音波導引,很容易傷到重要的神經血管。

因此目前主流的針劑注射,一定是在超音波導引下的精準注射。安德復復健專科診所的高階超音波是GE S8及Sonosite X-PORTE。


注射治療大致分為三類


  1. 修復性注射
  2. 神經解套注射
  3. 疼痛注射

這注射治療分類為三種只是幫助大家理解,實際並沒有那麼明確的分界。疼痛注射是指目的在解除疼痛;神經解套注射是將藥水打在神經的旁邊,將其與週邊組織分開的技術;而修復性注射指的是注射的藥劑能夠促進組織修復。

同一個診斷也可能使用到2-3種注射治療,例如腕隧道症候群,輕度或中度,會使用5%葡萄糖水對手腕處的正中神經做解套注射,但較嚴重的病例會考慮注射PRP去促進神經修復。薦骼關節疼痛症候群,急性嚴重疼痛時,可以先選擇注射類固醇讓疼痛快速改善,但若是慢性的狀況,則會選擇修復性注射,如高濃度葡萄糖水或PRP促進關節韌帶的修復。

有些疼痛的原因是因為週邊神經纏套,例如下背的臀上皮神經、膝蓋內側的隱神經、腳踝扭傷容易拉傷的淺腓神經,治療使用的神經解套注射,等同於疼痛注射。

若是肌腱韌帶拉傷或撕裂傷,那其解除疼痛的注射方式,等同於修復性注射。


修復性注射 (Regenerative Injection Therapy)


舊名增生注射 (Prolotherapy) 或再生注射,目前常用的是高濃度葡萄糖水,及高濃度血小板血漿(platelet-rich plasma, PRP)。近幾年的羊膜/絨毛移植物,及PLT生長因子凍晶也屬於修復性注射。其注射的目的是促進受傷的組織修復。

組織受傷之後,發炎的過程會產生疼痛,而止痛消炎藥或類固醇可以有效抑制發炎,也降低了疼痛。但後來的研究發現,過度的抑制發炎,受傷的組織反而不會修復,未來疼痛復發的機率增加,而且復發後更難治療。因此現在的觀念是不要過度抑制發炎。

修復性注射後,組織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發炎,發炎可以促進組織修復,打完針後的3到7天內疼痛感可能會增加(PRP較明顯),但7天之後,組織逐漸修復,疼痛強度也開始下降。

打完針的7天內,不宜使用消炎止痛藥(cataflam, ibuprofen, celecoxib...等),以免抑制治療效果,但可以使用普拿疼(Acetaminophen)。若打完針後疼痛難忍,可以短暫使用冰敷。

高濃度葡萄糖水的修復效果較弱(但便宜),約需2-4次治療,每次間隔2-4週;PRP、PLT凍晶及羊膜/絨毛移植物的治療效果較強(昂貴),約需打1-3次,間隔4週。

幾乎全身所有的肌腱、韌帶損傷都可以用修復性注射治療,不過依受傷部位而定,有些組織使用高濃度葡萄糖水效果就不錯,但有些組織會建議直接使用PRP、羊膜/絨毛移植物,或者是PLT凍晶。

  • 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:高濃度葡萄糖水的治療效果就不差,但若超音波下已有撕裂傷或鈣化等較嚴重的狀況,會建議直上PRP以獲得更有效的修復效果。
  • 足底筋膜炎:高濃度葡萄糖水的效果也不差,但若打1-2次效果不佳,建議注射PRP (參考文章)。
  • 肩旋轉肌腱病變/撕裂傷:打PRP可以改善症狀及功能,但促進撕裂傷的修復的機率偏低。
  • 膝蓋內/外側副韌帶扭傷或撕裂傷:先打高濃度葡萄糖水,效果不佳再考慮PRP。
  • 踝關節扭傷:對受傷的韌帶先打高濃度葡萄糖水,效果不佳再考慮PRP。
  • 膝前十字韌帶/後十字韌帶部分撕裂傷:建議直接注射PRP,及搭配運動治療。但若是全斷,打針對斷掉的韌帶沒什麼幫助,需同時評估是否需要韌帶重建手術。
  • 頸/胸/腰椎小面關節症候群:可先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水,若效果不佳再考慮打PRP獲得更長期有效的進步。
  • 薦髂關節疼痛症候群:高濃度葡萄糖水效果就不錯,也可以直接打PRP。
  • 肩關節脣損傷:高濃度葡萄糖水效果差,建議直上PRP。
  • 髖關節脣損傷:高濃度葡萄糖水效果差,建議直上PRP。
  • 膝蓋半月板損傷:高濃度葡萄糖水效果差,建議直上PRP。
  • 手腕三角纖維軟骨損傷:高濃度葡萄糖水效果差,建議直上PRP。
  • 退化性關節炎:第1-3期的退化性關節建議在關節內注射PRP;第3期合併骨髓損傷,以及第4期嚴重退化者,因其他疾病無法換人工關節者,可以考慮骨內注射,即直接將PRP用針注射進骨頭內。
  •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:第1-2期 (更嚴重者需換人工髖關節),除了減壓手術外,也可以考慮骨內注射PRP。



神經解套注射 (Nerve Hydrodissection)


一般而言,若有麻木感、電到、針刺感、異常的溫度覺,或者部分的肌肉無力,可以懷疑週邊神經纏套,也就是神經被發炎腫脹的肌肉,或緊繃的筋膜給壓迫住,而導致上述的症狀。但是,有少部分神經纏套並沒有麻木、刺痛的症狀,反而只有疼痛、緊、痠的症狀,不典型。這是就得依頼醫師的經驗及理學檢查,來判斷是否是神經受損的症狀。

診斷之後,我們會建議神經解套注射在受傷的神經旁邊,以前都是打類固醇,但近幾年的研究發現,5%葡萄糖水5-10 mL 的效果優於類固醇,而PRP又帶有促進神經修復的效果,因此主流是先打神經解套注射,若效果不佳,再考慮注射PRP。

治療的原則如下
  1. 先用5%葡萄糖水做解套注射
  2. 可能需同時對過度緊繃的肌肉做激痛點注射,例如胸廓出口症候群,可能需要注射斜角肌或胸小肌。
  3. 較嚴重者,例如肌肉已有明顯萎縮者,要考慮PRP以促進神經修復
  4. 若肌肉的緊繃是因為動作模式異常而代償或過度活化,需同時進行動作矯正訓練及神經張力手法的治療 (1對1物理治療)。

以下簡單介紹常見神經纏套的症狀

  • 腕隧道症候群 (正中神經在手腕處):第1-4根手指及手掌的掌側麻木,睡覺時或清晨時最麻
  • 尺神經纏套 (手肘內側或手腕尺側):第4-5根手指麻木
  • 橈神經纏套 (上臂中段後外側、手肘外側、手腕橈側):第1-2根手指背側麻木
  • 腋下神經纏套 (quadrilateral pain syndrome):後側肩膀疼痛
  • 胸廓出口症候群:症狀較多變,整隻手都有可能出現麻木感,或合併胸悶、上背痛…
  • 股外側皮神經 (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):大腿前外側麻木、灼熱感,或疼痛
  • 臀上皮神經 (superior cluneal nerve):髂骨後上脊的外側1公分處,有明顯壓痛感
  • 上臀神經 (superior gluteal nerve):臀部疼痛
  • 會陰神經 (pudendal nerve):會陰處 (騎腳踏車坐墊支撐處) 疼痛、麻木、針刺感,
  • 閉孔神經 (obturator nerve):大腿內側疼痛,可能伴隨髖內收肌無力
  • 總腓神經 (common peroneal nerve):小腿後外上方,靠近腓骨頭的位置或疼痛、緊繃、或麻木感。
  • 淺腓神經 (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):腳踝扭傷後,容易忽略的神經損傷,造成患處慢性疼痛,觸診可以診斷。
  • 深層臀部疼痛症候群:舊稱梨狀肌症候群,過去認為是腫脹的梨狀肌去壓到神經,但後來發現臀部深層其他肌肉,如閉孔內肌,股方肌也可以壓到坐骨神經,治療上可以直接注射類固醇到發炎的肌肉上,也可以瞄準坐骨神經做解套注射 (5%葡萄糖水 10 mL以上)


疼痛注射


治療的目的是解除疼痛,但因為疼痛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神經纏套,或肌腱病變,所以注射的方式及藥物也包含上述的神經解套注射及修復性注射。整體而言,因為診斷、急性慢性,及嚴重程度的不同,使用的針劑可能有類固醇、5%的葡葡糖水、高濃度葡萄糖水、PRP…等。

  • 肩膀鈣化性肌腱炎:基本上含少量類固醇,打完藥物後,會用針盡可能破壞鈣化的結構,促使鈣化更容易被身體吸收。若較大且成型的鈣化,可以考慮用抽吸的方式,把破壞的鈣化用生理食鹽水直接洗出來。
  • 其他肌腱的鈣化性肌腱炎:若是身體承受重量的肌腱,例如股四頭肌肌腱、髕骨肌腱,及阿基里斯腱,是完全不建議注射類固醇的,因為會增加肌腱斷裂的風險;這些承受體重的肌腱鈣化,會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水及用針破壞鈣化的結構。
  • 頸椎小面關節注射 (cervical facet injection):以高濃度葡萄糖水或PRP為主,促進小面關節修復;但疼痛更於急性且嚴重,考慮第一次治療時以類固醇替代,以達急速緩解疼痛。
  • 頸椎神經根注射 (facet root injection):50歲前常因椎間盤突出導致,50歲後因骨刺壓迫神經根。急性嚴重疼痛者,以類固醇混麻醉藥注射;較慢性者,考慮5%葡萄糖水做頸神經根解套注射,或更進階注射PRP促進神經根修復。
  • 頸因性頭痛:對大枕神經做神經解套注射,或對高位頸椎的小面關節做疼痛注射 (類固醇、高濃度葡萄糖水或PRP)。
  • 腰椎椎間盤突出症硬脊膜下注射,可以從椎板間 (interlaminar) 或經薦椎孔 (caudal) 給藥,目前的主流研究是以類固醇,麻醉藥,混以少量的5%葡萄糖水。(詳細請見硬脊膜上注射治療)
  • 五十肩:肩關節囊擴張術,使用類固醇或玻尿酸,混合麻醉藥及生理食鹽水,約20-30 毫升,把沾黏發炎的肩關節囊撐開,以及降低發炎疼痛,讓之後的關節伸展更容易做。對於太痛或特定肌肉緊蹦的病人,會額外打麻醉藥到神經降低疼痛感,及對緊蹦的肌肉打麻醉藥降低肌肉張力。
  • 肩夾擊症候群:肩峰下滑液囊注射類固醇
  • 肩峰鎖骨關節病變:修復性注射 (高濃度葡萄糖水或PRP)
  • 胸鎖關節病變:修復性注射 (高濃度葡萄糖水或PRP)
  • 板機指:注射少量類固醇,以用針尖劃開異常增厚的環狀韌帶
  • 媽媽手肌腱炎:注射少量類固醇至肌腱處,也可以選擇高濃度葡萄糖水



治療的方式不是只有注射治療一個選項,若是症狀持續太久,或者注射後明顯改善,但過一陣子後又復發,應該考慮是否動作模式出現問題及不正確肌肉代償,這時最重要的治療應該是動作矯正訓練,包含徒手治療及運動治療。


門診資訊


2021-05-12

光站著就會痛的膝蓋痛:脂肪墊症候群

作者:許文彥醫師


常見的前側膝蓋痛包括①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、②髕骨肌腱病變,③股四頭肌肌腱病變,以及④脂肪墊症候群。前三個診斷通常在上下樓梯或蹲下站起來時容易痛,但站立不大會痛,但脂肪墊症候群比較特別,光是久站就會不舒服。膝蓋內的脂肪墊有3個,最常有症狀的是髕骨下脂肪墊,位於髕骨的下緣,英文是 Hoffa fat pad syndrome (下圖)。

功能:脂肪墊可以協助穩定髕骨的位置,以及在受傷後提供組織修復的細胞,它也含豐富的神經,因此也可能負責膝蓋的本體感覺及痛覺。人演化至今,還存在身體的組織都有它的功能,所以千萬不要覺得它會痛就把它切光光,已經有研究發現,這個脂肪墊全切後幾個月,疼痛會復發且更難治療。



症狀


疼痛的位置在膝蓋前側,可以在髕骨的後方,或者是髕骨肌腱的位置。偶有髕骨股骨間的聲響。

主要症狀是伸直時痛,例如久站,或上樓梯時在膝蓋伸直的時間會痛,但坐久了也可能會痛。這跟研究發現脂肪墊在膝蓋彎曲<20度,及彎曲>100度時壓力最大,是相符合的。

疼痛的位置與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 很相似 (patello-femoral pain syndrome, PFPS;又名髕骨外翻或髕骨軟化症),但誘發症狀的情況卻不大一樣。

主要的差別在:脂肪墊症候群,可以在髕骨肌腱的內外側觸壓到明確的痛點,平地走路及久站膝蓋伸直時會痛,穿平底鞋 (無高跟) 較不舒服。而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,觸診時無明顯痛點,站立膝蓋伸直時不會痛,走上下坡及上下樓梯比較痛,穿高跟鞋比較不舒服。雖然有上述的區別,但是兩個疾病也可能同時存在。


病因及危險因子


  1. 創傷,例如跌倒時撞擊到膝蓋 
  2. 膝關節鏡手術時,器械的刺激造成發炎
  3. 過度使用:反覆上下樓梯、反覆坐下站起來,還有跳躍型的運動
  4. 蹲下站起的動作習慣以股四頭肌發力,不會使用臀肌,或臀肌無力
  5. 膝蓋過度伸直 (下圖)
  6. 股四頭肌較短或張力過高
  7. 臀肌或腿後肌無力
  8. 髕骨肌腱太短
  9. 鬆鬆人的體質 (hypermobility syndrome):全身多處關節過度鬆弛

從生物力學的角度來看,膝蓋過度伸直是最主要的原因。前面有提到,膝蓋彎曲角度<20度時脂肪墊的壓力比較大,而膝蓋愈是伸直,壓力愈大。上述的第6-9點也是造成膝蓋過度伸直的原因。



診斷


理學檢查:用手托起病人的腳踝,讓膝蓋擺在過度伸直的狀態,去觸診髕骨肌腱兩邊的脂肪墊  (下圖),若在此過度伸直的摸起來特別痛,但彎曲時不大痛,則可以高度懷疑是脂肪墊症候群。請病人用力伸直膝蓋 (quadriceps set),若誘發疼痛也可以懷疑這個診斷。

Hoffa test:膝蓋伸直時,手指壓在髕骨肌腱兩側會痛。
(圖片來源: Sports Med 2012; 42 (1): 51-67)

影像:基本上病史及理學檢查就可以給予診斷,但仍可能需要X光或超音波檢查去排除其他疾病。若仍無法確定診斷時,可以排核磁共振去確定診斷,在核磁共振下,可以看到脂肪墊水腫及發炎 (下圖)。





打針:也可以打麻醉藥進脂肪墊,若打完立刻不痛,亦可以確定診斷。


治療


  1. 冰按摩:適用於急性發炎、或因撞擊引起之疼痛,急性疼痛時用冰按摩3分鐘,需要時可以重覆冰按摩。
  2. 注射類固醇及麻醉藥:約需1-3次治療,間隔4週。
  3. 注射酒精:別意外有這項治療,但目前的研究結果已不建議,因有較高的風險造成纖維化及鈣化。
  4. 貼紮:用肌貼將髕骨往上移,把髕骨上半部分往後壓,讓髕骨下半部分翹起,增加脂肪墊的空間。
  5. 穿足跟略高的鞋子,或放鞋跟墊,以減少膝蓋過度伸直。
  6. 伸展股四頭肌及前側髖關節,可改善膝蓋過度伸直。
  7. 運動治療:強化臀中肌、臀大肌、及股四頭肌,以減少股骨內旋,或髕骨外翻的程度。
  8. 減重:一方面體重下降膝蓋的負荷也會下降,一方面是減重同時,脂肪墊的體積也會縮小。
  9. 手術:部分切除脂肪墊,但千萬不可以全切除,前面說過,全切會疼痛更難以治療。

其中第5-7點的都是從生物力學的角度治療,也就是改善膝蓋過度伸直,或者改善髕骨外翻,以減少對脂肪墊的壓力及夾擠。


參考文獻


  1. Jarraya, Mohamed, et al. "MRI findings consistent with peripatellar fat pad impingement: how much related to patellofemoral maltracking?." 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al Sciences 17.3 (2018): 195.
  2. Dragoo, Jason L., Christina Johnson, and Jenny McConnell. "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orders of the infrapatellar fat pad." Sports medicine 42.1 (2012): 51-67.
  3. Larbi, A., et al. "Hoffa's disease: A report on 5 cases."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imaging 95.11 (2014): 1079-1084.



2021-04-09

划船運動傷害 - 下背痛的危險因子


作者:許文彥 醫師

划船的所有運動傷害,下背痛是最容易發生的,一年的發生率可高達30-50%。不論是西式划船,輕艇,或者是亞洲較盛行的划龍舟 (端午節又快到了),雖然上肢的動作型態及前進方向不大相同,但下肢及腰椎都是主要的動作肌群,而且訓練過程中,也會包括室內划船機,以及深蹲、硬舉等動作,也因此本文可以適用於前述的三種划船運動。這篇文章就用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(BJSM) 的研究來跟大家分享划船下背痛的危險因子。




這篇研究發表在2021年2月的BJSM,是關於划船運動員的下背痛的專家共識文章。一般而言,專家意見在實證醫學的等級是最低的,但專家共識能在BJSM這種一流的期刊登出,當然不是隨意找幾位專家訪問就可以的,必須是用很嚴謹的流程做出來的,例如本研究所用到的「Modified Delphi Method」,可以參考以下流程。

  • 找來的專家們均有發表過划船-下背痛的研究,且有長期的治療經驗。
  • 專家們的的背景包括物理治療師、運動醫學醫師、骨科醫師、教練、肌力體能訓練專家,還有划船選手。
  • Modified Delphi Method:先用文獻回顧的方式形成問卷,將問卷寄給專家們,專家匿名寄回問卷,專家可以對問卷上的選擇題給答案,若不同意選項上的描述,可以寫下自己的意見。若意見一致,則形成共識;若意見不一致,則修改問卷問題或答案的描述,重覆寄出問卷直到達成共識。
  • 基本上專家們彼此之間不曉得對方是誰,也都是個別接到問卷。這是要避免一群人面對面開會時,易陷入「群體極化」及「群體迷思」這兩項決策風險。
  • 群體極化 (group polarization):指在一個組織群體中,個人決策因為受到群體的影響,容易做出比獨自一個人決策時,更極端的決定。
  • 群體迷思 (group thinking):團體在決策過程中,由於成員傾向讓自己的觀點與團體一致,因而令整個團體缺乏不同的思考角度,不能進行客觀分析。一些值得爭議的觀點、有創意的想法或客觀的意見不會有人提出,或是在提出之後,遭到其他團體成員的忽視及隔離。團體迷思可能導致團體作出不合理、甚至是很壞的決定。部份成員即使並不贊同團體的最終決定,但在團體迷思的影響下,也會順從團體。

以下直接進入這篇文章的精華,下背痛的危險因子


危險因子 - 流行病學 


  1. 曾經有過下背痛 
  2. 訓練量快速增加
  3. 訓練強度及訓練量長期維持在高檔
  4. 划船生涯較長
  5. 單次划船機訓練的時間超過30分鐘 

以上5點來自於系統性文獻回顧,有研究證據支持,基本上第2、3及第5點較重要,因為是教練及選手可以控制的因子。


危險因子 - 生物力學 


  • 疲勞或者是技巧性的問題,使得划船時髖關節彎曲不足以及腰椎過度彎曲



生物力學的研究結果雖然只有一點,但是超級重要。是因為它是教練及選手最能夠修正的危險因子。

髖關節彎曲的角度不足、選手技巧不佳,又或者是因為訓練疲勞無法維持正確的划船動作,都有可能造成划船在入水及拉槳時,髖關節的彎曲不足 (或稱為骨盆前傾不足),導致腰椎彎曲的角度過大,使得腰椎在負擔較大的狀況發力,長期下來就可能造成下背的傷害。


危險因子 - 專家學者的共識 


這一段落的研究證據不足,但因為是透過 Delphi Method 專家們形成的共識,值得深究,畢竟選手受傷,若是賽前受傷可能導致無法比賽之外,在訓練時期受傷,也很可能導致訓練量不足,而無緣於獎牌。因此與受傷有關的危險因子,原則上是盡量避免。

另外要提醒,選手的受傷,99%是發在生在訓練時期,只有1%是在比賽時受傷。不只是水上划船訓練時要小心受傷,平日的肌力訓練、室內划船機,也要注意動作是否正確,強度是否過高,選手是否處在疲勞的狀態…等。


訓練強度
  • 訓練量增加太快
  • 強度降低時又突然增加
  • 訓練量增加但休息不足
  • 訓練課表負荷超出選手的負擔
  • 生病導致之前的訓練強度降低

水上訓練
  • 划船隊員的更換導致訓練強度改變
  • 船剛剛重新檢修設定
  • 水流不穩定
  • 划船時腰椎過度彎曲

個人因素
  • 髖關節彎曲小於130度
  • 腿後肌群柔軟度不足
  • 膝蓋彎曲角度不足
  • 後側鍊及腹肌的耐力不足
  • 深蹲的動作控制不佳
  • 搬重物的動作控制不佳

心理層面
  • 害怕疼痛及動作
  • 擔心發生第一次下背痛
  • 擔心再次受傷
  • 選秀壓力
  • 任何即將到來的事件而產生的心理壓力

其他
  • 營養或熱量攝取不足
  • 睡眠習慣不佳

個人因素的部分呼應了前述的生物力學,也就是划船時髖關節彎曲不足與腰椎過度彎曲。而訓練量及強度過高、營養與睡眠的部分,則與訓練時的疲勞或注意力不集中有關,人在疲勞及注意力不集中時,不容易維持正確的動作,因此容易受傷。


參考文獻


Wilson, Fiona, et al. "2021 consensus statement for preventing and managing low back pain in elite and subelite adult rowers." 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 (2021).



2021-03-29

足底筋膜病變 - 注射治療

作者:許文彥

前一篇文章寫了足底筋膜炎(足底筋膜病變) 的症狀及該如何選擇治療。這篇文章來專注討論注射高濃度血小板血漿 (platelet-rich plasma, PRP) 的治療效果。

類固醇注射是過去幾十年來的注射治療足底筋膜病變的首選,打針的治療效果不差,病人滿意度也很好。不過因為類固醇是抑制發炎的藥物,而現在的治療觀念是「沒有發炎就不會促進組織修復」。




注射類固醇的併發症


注射類固醇後的併發症包括「足跟脂肪墊萎縮」以及「足底筋膜斷裂」。

脂肪墊萎縮會造成足跟墊症候群,一樣是走路時足跟會痛,但因為足跟脂肪墊是走路時很重要的吸震組織,它若萎縮了很不容易治療,即使打針加上復健的效果也都差強人意,不少人嚐試了很多治療,最終仍是需要一輩子戒掉跑步、健行及球類活動。

足底筋膜斷裂的危險因子有兩項,分別為足底筋膜病變的病史,以及曾經打過類固醇。若只是部分撕裂傷,還可以透過復健及注射PRP來治療,但如果是足底筋膜完全斷裂,則多半要手術重建。

儘管打類固醇的發生併發症的比例不高,即使在較大型的前膽性研究,發生併發症的也僅有零星報告,但若發生併發症,治療成功的難度會大幅上升,因此不值得冒險。


注射PRP的效果 (與注射類固醇相比) 


PRP是經抽血後,使用離心機,只保留血小板比例較高的血漿,因含有高濃度的生長因子,例如
epidermal growth factor (EGF), insulin-like growth factor 1 (IGF-1),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(HGF),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ß (TGF-ß), 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 (VEGF), platelet-derived growth factor (PDGF),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(FGF)…等,可以促進組織修復及血管增生。也因為它是走修復的路線,因此不會有類固醇的併發症,例如足跟墊萎縮或足底筋膜斷裂,不過缺點就是打完針因為會先誘發組織發炎,因此打完針後3-7天內的疼痛感會增加,之後再逐漸改善。

這篇研究收案60個足底筋膜病變患者,平均分為兩組,一組在足底筋膜上打PRP (3 mL),一組打類固醇 (Depomedrol 80mg (2 mL) + 0.5ml xylocaine 2%)。為了避免安慰劑效應,兩組人都有抽血,打針時的針筒也覆蓋起來,因此病人是完全不曉得他自己打了什麼針劑。

這個研究追蹤了6個月,病人的疼痛改善如下

圖片來源: Soraganvi, P., et al. "Is Platelet-rich Plasma Injection more Effective than Steroid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lantar Fasciitis in Achieving Long-term Relief?." Malaysian orthopaedic journal 13.3 (2019)


由上圖可見,兩組打完針6週後,疼痛均有明顯改善,但到了6個月之後,注射類固醇的組別的疼痛反而上揚,有復發的跡象;而注射PRP的組別疼痛強度則穩定改善中。

根據另一篇統合分析的結果,打PRP與打類固醇相比較,在第4週與第12週兩組的疼痛都有改善,但改善程度差不多,但在第24週時,打PRP的疼痛改善程度優於類固醇。此外,從超音波的厚度改善程度來看,PRP也優於類固醇。

因此,如果以治療的長期療效來看,且不考慮價格的話,PRP應該是針劑注射的首選。


還有其他的注射物嗎?


有的,目前屬於修復性注射的藥物,還有高濃度葡萄糖水、羊膜衍生物,及PLT (凍晶)。

高濃度葡萄糖水的治療效也不錯,略輸給PRP,追蹤到28週時也沒有疼痛復發的跡象,也因此有經濟考量者,可以選擇打高濃度葡萄糖水即可,但因療效略為遜色,因此需要較多次的注射。

羊膜衍生物及PLT (凍晶) 還沒有大型的研究結果可以參考,理論上其刺激組織修復的效果應該不輸於PRP,但是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去確認其療效。


參考文獻


  1. Soraganvi, P., et al. "Is Platelet-rich Plasma Injection more Effective than Steroid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lantar Fasciitis in Achieving Long-term Relief?." Malaysian orthopaedic journal 13.3 (2019).8.
  2. Yang, Wei-yi, et al. "Platelet-rich plasma as a treatment for plantar fasciitis: A meta-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" Medicine 96.44 (2017).
  3. Kim, Eunkuk, and Jong Ha Lee. "Autologous platelet-rich plasma versus dextrose prol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ecalcitrant plantar fasciitis." PM&R 6.2 (2014): 152-158.


門診資訊


2021-03-14

前十字韌帶斷裂 - 開刀或不開刀,你要考慮的四個因素!

 作者:許文彥醫師



被診斷為前十字韌帶斷裂後,第一個要考慮的是否需要手術重建前十字韌帶,主要考量為下列四個條件,符合任一項就建議手術。

  1. 年齡 < 30歲 (也有文獻以40歲為分界)
  2. 高運動需求
  3. 持續的症狀
  4. 合併膝蓋其他構造損傷


一般而言,年齡小於30歲,因為未來的人生還很長遠,加上前十字韌帶斷裂會導致膝蓋不穩定,會加速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,所以愈年輕愈建議手術。我曾遇過45-50歲的患者,因為熱愛跳舞或打籃球,因此與醫師討論後,還是選擇手術治療。

高運動需求意指想要要回到打籃球、足球等需要急速變向、旋轉、碰撞的運動,通常愈需要手術治療。但如果只是想要重量訓練,騎腳踏車,可以先不用手術。至於網球、羽毛球這類高運動需求,但沒有與人碰撞的運動,則要看症狀而定,也有人先復健治療3個月,若依然疼痛無法打球,也要考慮手術。

持續的症狀,例如反覆腫脹、疼痛、不穩定感、易軟腳,在復健治療3個月後若未改善,也建議手術。

合併膝蓋其他構造的損傷,例如後十字韌帶、內側副韌帶、外側副韌帶、半月板、膝軟骨也受損,膝蓋不穩定較嚴重,因為許多研究證實多重膝關節損傷,有手術者預後顯著優於不手術,所以若被診斷多重構造損傷,會直接建議手術治療。



舉些例子來說


  • 不到30歲,不管未來你還想不要運動,因為夠年輕,建議手術治療。
  • 30歲以上,很想打籃球、踢足球、橄欖球…等激烈且有碰撞的運動,建議手術。
  • 30歲以上,只想偶爾騎腳踏車,重量訓練,可以不用手術。
  • 30-40歲,想打網球、羽球等需變向、跳躍,但又無碰撞風險的運動,則可以考慮先復健3個月,視症狀改善程度來決定。
  • 無論年紀,合併半月板損傷、內側副韌帶斷裂等多重膝關節損傷,建議手術。
  • 無論年紀,即使好好復健3個月,還是常有軟腳、疼痛的現象,且症狀已讓自己放棄與家人假日登山、健行等活動,也建議手術。

前述的復健3個月並非是健保給付的儀器治療,例如熱敷、電療、超音波…等。而是指由物理治療師一對一指導下的運動治療,做關節伸展、淋巴按摩、肌力訓練,平衡訓練、敏捷訓練…等,通常一週需訓練2次,一次1小時。


如果我先做了自費物理治療,但最後還是需要手術,那先做的復健是否浪費掉了?


其實研究上有發現,在需要手術的患者,先預做「術前復健」,也是肌力、平衡、功能訓練…等,其未來的關節活動度、肌力、功能、以及回到運動場的時間,會比沒做術前復健者還要好。主要原因是患者會對未來要做的復健有概念,動作不用重新教,上手較快,且先把肌肉練壯一點,術後的肌肉萎縮也較輕微,練起來當然比較快。

也因此即使你花錢做了自費物理治療,萬一膝蓋的復原不理想還是要手術,也不用擔心是否白花錢,因為先練起來的的還是你的,會讓你術後的復健做得更好更快恢復。


若有問題,歡迎於留言提問,或直接於門診由醫師評估後給予建議。


門診資訊

2021-03-03

足底筋膜炎 (足底筋膜病變)

作者:許文彥

足底筋膜炎是不大正確的名詞,因為在顯微鏡底下是並沒有看到發炎細胞,只看到組織的排列變得比較混亂,因此並不是發炎,名稱上稱為「足底筋膜退化」或「足底筋膜病變」是比較正確的說法。




症狀


腳底靠近跟骨的地方會痛,如上圖。
通常早上剛下床的第一步會痛,或久坐後站起來第一步會痛,但走幾步後症狀會稍微改善,但若走路走久了還是會更痛。不過第一步疼痛並非必要條件,診斷還是交給醫師判斷。


危險因子


有下列危險因子者較容易有足底筋膜病變,治療上應盡可能以改善危險因子為優先。
  • 腳踝背屈不足 
  • 小腿肌肉過緊 (腓腸肌、比目魚肌)
  • 扁平足或高弓足
  • 動態性足過度內旋
  • 長時間久站,或跑步量大
  • 運動量爆增:例如平常很少運動,假日連兩天爬山!或跑步量直接爆增為2倍。
  • 不適合的鞋子 (無足弓支撐,鞋底太薄或太硬)
  • 體重過重
  • 長短腳
  • 糖尿病


診斷


一般而言,足底筋膜炎不需要特別的檢查,有經驗的醫師憑症狀及觸診即可判斷。

超音波檢查可以評估足底筋膜炎的嚴重程度,例如足底筋膜的厚度,及是否有撕裂傷。

通常不需要照X光,但若需要排除骨折或關節炎,則會安排X光檢查。跟骨骨刺與足底筋膜炎的症狀關聯性很低,大約95%有足跟骨刺的人是沒有任何症狀的,而且有症狀者,在治療痊癒後,骨刺也不會消失,因此無需在意是否要手術移除骨刺。


治療方式


平常可以行走,但避免用走路及跑步當運動,也要避免赤腳走路,或穿鞋底太薄太硬的鞋子。治療分為三個部分,控制危險因子、物理治療及注射治療。 儘管教科書上有提到若前述治療6個月無效可以考慮手術治療,但實際上絕大部分的患者透過以下治療都可以獲得良好的改善,極少人需要手術治療。


控制危險因子

小腿肌肉太緊的,可以伸展小腿肌肉;腳踝背屈不足者建議接受徒手治療去增加踝關節活動度;扁平足或高弓足者應考慮換鞋子,或放鞋墊。長短腳則依嚴重度決定是否要加鞋跟墊。肥胖者應搭配飲食控制,及運動減重,運動要挑低衝擊性運動,例如游泳或腳踏車。

一般而言,患者比較難自行判斷是否有哪些危險因子,例如腳踝背屈不足、扁平足或特定肌肉的力量不足,若疼痛比較久應找醫師確定診斷及尋找危險因子。就診時也可以把最常穿的鞋子一併帶來評估是否適合你的足型。


物理治療

可以從健保物理治療,例如雷射或超音波開始,研究上認為治療效果有限,不過因健保有給付且使用方便,適合第一線治療。

進一步的自費的儀器治療:「震波」透過高能量的震波去刺激足底筋膜修復。一次治療約10-15分鐘,約需4次以上的治療,每次間隔1週。就統合分析的角度來看,體外震波的效果也很好。

運動治療的目的在強化足弓相關的肌群,以及透過動作矯正去減少每一步落地時對足底筋膜的拉扯。包括足底筋膜的按摩、伸展、及肌力訓練,直接看影片 (來源網址) 吧!

  1. 按摩:用球按摩足底筋膜,可以使用網球或圓筒,按摩30-60秒。
  2. 伸展腓腸肌:伸展足底筋膜及腓腸肌,膝蓋打直,用毛巾把大腳趾墊高,維持20-30秒,重覆3次。
  3. 伸展比目魚肌:伸展足底筋膜及比目魚肌,膝蓋微彎,用毛巾把大腳趾墊高,維持20-30秒,重覆3次。
  4. 肌力訓練:墊毛巾在大腳趾下,腳半踩在階梯或瑜珈磚上,做單腳墊腳尖的動作,約3秒上,3秒下,做8-12下,重覆3組,每兩天做一回合,可以用背包裝重物,來增加負荷。這是最能預防復發,以及對跑者及任何下肢運動者最重要的一項治療。


注射治療

過去的注射治療主要類固醇,治療疼痛的效果不錯,不過因為類固醇打多了會增加足底筋膜撕裂傷,以及足跟脂肪墊萎縮的風險,未來若疼痛復發會變得更難治療,因此目前已很少建議打類固醇了。

目前的主流是修復性注射,在超音波導引下,以高濃度血小板血漿 (platelet-rich plasma, PRP) 直接打在足底筋膜病變處,透過PRP內含的生長因子去促進足底筋膜修復,只是因為PRP的價格滿高的,有預算考量者可以考慮改打高濃度葡萄水,只是因為糖水的效果沒那麼PRP好,需要的打的次數比較高,一般建議打3次,每次間隔2-4週。

根據一篇統合分析的結果,打PRP與打類固醇相比較,在第4週與第12週兩組的疼痛都有改善,但改善程度差不多,但在第24週時,打PRP的疼痛改善程度優於類固醇。此外,從超音波的厚度改善程度來看,PRP也優於類固醇。


該選擇哪種治療?


想像整個足弓是一個團隊,包含了足底筋膜、脛後肌、脛前肌、腓骨長肌,足底的小肌肉群及韌帶,當有其他肌肉偷懶 (無力) 時,足底筋膜就需要支撐更多身體的重量,當它過勞時,就開始疼痛。運動治療可以強化了其他與足弓相關的肌群,進而減少足底筋膜的負擔,讓它有機會自我修復。暫時不跑步及減輕體重像是降低整個團隊的負擔。而注射PRP或震波治療則是直接強化足底筋膜本身的強度。

健保的儀器治療雖然研究證據並不是太好,但治療性超音波或雷射仍有一定程度的治療效果,可以先治療12次再決定是否需要第二步治療。

第二步要考慮自費的震波或注射治療,費用視各診所的超音波機器、PRP/震波的設備不同而有所差異,但費用大約是注射PRP > 體外震波 > 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水。

打針會痛,但有經驗的醫師會在1分鐘內打完 (疼痛強度高但時間短)。震波也會痛,但疼痛強度沒那麼高,但治療時間是10-15分鐘 (疼痛強度低但時間長)。選擇注射治療者應先與醫師確認是否是在超音波導引下注射,若無超音波導引,打的藥物要是沒打到正確的位置,效果會大打折扣。

不想打針者,或者你是跑者,我建議一對一的運動治療,讓物理治療師針對你的各別狀況,給予針對性的運動治療,例如徒手治療去增加踝背屈的角度、增加蹠屈的肌力,改善動態性扁平足 (足過度內旋),調整跑步姿勢,而達成預防復發及促進運動表現。

最經濟的治療,是健保的儀器治療,例如雷射及超音波。最節省時間的治療,是注射高濃度糖水、注射PRP,或震波。最能預防症狀復發的,則是運動治療,而其中有危險因子,例如扁平足、踝關節背屈不足,或有高強度運動需求的患者(如負重登山、馬拉松),則更需要一對一量身訂做的運動治療。

參考文獻


  1. Rathleff, Michael Skovdal, et al. "High‐load strength training improves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plantar fasciitis: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12‐month follow‐up." 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& science in sports 25.3 (2015): e292-e300.
  2. Yang, Wei-yi, et al. "Platelet-rich plasma as a treatment for plantar fasciitis: A meta-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" Medicine 96.44 (2017).
  3. Li, Zonghuan, et al. "Ultrasound-versus palpation-guided injection of corticosteroid for plantar fasciitis: a meta-analysis." PLoS One 9.3 (2014): e92671.
  4. Li, Xian, et al. "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, ultrasound, low-level laser therapy, noninvasive interactive neurostimulation, and pulsed radiofrequency treatment for treating plantar fasciitis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-analysis." Medicine 97.43 (2018).
  5. Soraganvi, P., et al. "Is Platelet-rich Plasma Injection more Effective than Steroid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lantar Fasciitis in Achieving Long-term Relief?." Malaysian orthopaedic journal 13.3 (2019): 8.


2021-03-02

給醫學生關於念書及選科別的建議


我在醫學中心復健科當過復健科的教學負責人數年,要帶醫學系大六大七的學生以及PGY,也開過教學門診,以下這兩個問題是常遇到,但大部分的學生思慮不周的問題。


第一個問題「你們在學校時要考試時,是怎麼決定要如何準備考試的?」


以最重要的科別例如病理學為例,三種答案都有,原文書,共筆,還是念考古題就好!我問他們是誰給的建議,答案倒是很統一:問學長姐。

下一題我問「你們曉得學長姐的成績如何嗎?」滿有趣的是他們除了直屬學長姐,通常都不曉得學長姐的真正成績。

根據我的觀察,建議念原文書的,通常是班上偶爾會拿書卷獎的,基本上名次都有前10%。建議只念共筆的學長姐,範圍大約落在第20-80%左右,分布範圍比較廣。至於叫人看考古就好的學長姐,名次就落在全班的後段,大概60-100%名,包括需要重修的。所以記得要問成績最好的前10%的,你才有可靠的答案,當然,做不做得到又是個人自我考量,大學不是只有念書,社團的事務也是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,人際關係、溝通技巧、結識人脈、策辦活動的能力都不是純念書就可以學到的。

小結:若想得到中肯的建議,要先搞清楚你請教的學長姐是神是鬼?還是牛與蛇?


第二個問題「選科」


要先知道,問外科醫師為什麼不走內科,你一定會得到一堆他對內科系的壞話,反之亦然。

我的建議是,如果你心中想走內科,就去問那個答案問題兩眼會發光的內科醫師,每個人都有自己走特定科別的理由,你要確定的是他的理由是否也符合你的價值觀;當然,你也可以問他為什麼不走外科或其他科,也要思考他不選其他科的理由是否也是你在意的。

如果你想走外科,要先問總醫師或年輕主治醫師,因為總醫師最忙碌,睡眠最少,且對外科已經相當程度的認識,外科如果沒有熱情,沒有對技術的渴望或追求救命的成就感,是不可能忍受那種長時間睡眠剝奪的。

不要只問他們為什麼走內(外)科,也要問為什麼不走外(內)科。問愈多人愈好,你得到的答案愈多,也許就有一條會打中你,也可能會有一條炸到你。永遠記得,別人的理由始終是別人的,你需要的是找到那個打到你心坎裡的理由。


舉我自己選復健科為例


我認為的重要性,以興趣最重要、然後生活、成就感、收入,風險最後。
  • 興趣:最重要的理由,沒有興趣的科別再好賺錢,也千萬別選,沒有熱情是學不到東西的。大學的我喜歡現代舞、爵士舞跟國標舞,我就只是想要把專業跟興趣結合,拿到醫師執照後開始玩鐵人三項,後來的工作時只要遇到這些運動的病人,都很好聊,醫好了的成就感也特別強烈。
  • 生活:末來會有家庭小孩,你就必須考慮當到主治醫師的生活長什麼樣子?住院醫師的生活畢竟就3-7年,再累也會過去,所以主治醫師的生活型態才是你要在意的。內科跟外科下班後還是有會因住院病人狀況不好,你還是得回醫院。而急診下班就下班,不用擔心病人出狀況,但是到40,50歲,還是得跟別人一起輪大夜班,這樣的生活你可以接受嗎?
  • 成就感:外科系的成就感鐵定爆表第一名,所以不選擇外科的理由就是我高度近視不適合開刀,但我也考量生活品質與家人,我不選外科。
  • 收入:很多科別的收入都屌打復健科,所以我把收入放在第4點,也就是選科時,我覺薪水已經比一般人好,雖然輸給醫師的其他科別,但為了興趣,我可以接受。
  • 風險:外科內科婦產科兒科的風險就是被告,這個在10多年前是大問題,現在醫院都有合作的律師事務所,也有保險公司推醫糾險,加上也有很好大醫師在術前病情說明做得相當仔細,所以這點的重要性已逐漸減弱。不過風險再低,走上法庭還是件很累人的事,所以選科的熱情最好遠遠大於風險的考量,不然熱情被醫療糾紛磨損掉是件很悲慘的事情。


結論


問別人意見時,要先搞清楚你詢問的對象是不是此中高手?
選科別時,別人的理由都不該是你選擇的理由,但多問對方選這科不選擇那科的考量,多問幾位,一定會找到屬於你的理由


2021-02-02

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,回運動場的時機

作者:許文彥 醫師



偶爾在社群媒體看到有些人分享他前十字韌帶開完刀後,才6個月就回去打籃球了,而且打得還不錯,但醫師總說最好不要太早回球場,或者復健練好一點再回去,但這個「不要太早」與「練好一點」到底應該多久?還是要練多好呢?從頂尖的醫學研究論文來試著回答這個答案。

如果你常有別人可以,為什麼我做不到,而勉強自己過早去打球的狀況,那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不被別人的想法左右。


論文摘要


這篇文章來自英國運動醫學雜誌 (BJSM),106位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的病人,術後6個月與12個月做功能測試,追蹤2年,統計膝蓋再次受傷的發生率,包括前十字韌帶再次斷裂,半月板或軟骨損傷、內側副韌帶裂傷、髕骨半脫位。

其功能相關的測試共做了7項,包括了1項肌力量測試,4項單腳跳躍測驗,2個問卷調查。過關的分數需與健康腳相比較,若7項均達90%則過關。

  1. 股四頭肌肌力 (quadriceps strength):60°/s的等速肌力測試。
  2. 單腳前跳 (single leg hop for distance)
  3. 單腳跨線跳 (crossover hop for distance)
  4. 單腳連三跳 (triple hop for distance)
  5. 6公尺計時單腳跳 (6-m timed hop)
  6. Knee Outcome Survey—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 (KOS-ADLS),包含6項症狀:疼痛、僵硬、腫脹、軟腳、無力、跛行;以及8項日常生活功能:走路、上樓梯、下樓梯、維持站立、維持坐著膝蓋彎曲、坐著站起來、跪著、蹲下共14項的問卷評估。
  7. Global Rating Scale (GRS) of Perceived Function. 這個是詢問受試著:你覺得你的膝蓋回復到受傷前的百分之多少?0分表示現在日常生活我都無法完成,100分表示100%恢復受傷前的功能。

說明
 
  • 第1項的等速肌力需要特別儀器測量,不過大部分的醫學中心也沒有。
  • 第2到4項的測試如同字面上意義,以單腳跳遠1次、跨線(15公分)前跳3次,向前連跳3次記錄距離,但最後一跳落地時需維持2秒平衡且另一腳不落地,兩腳都要測量3次成功,以最佳記錄比較兩腳。
  • 以第3項的單腳連三跳為例,手術腳向前連跳3次的距離是300公分,但健康腳跳了400公分,得分 = 300/400 = 75%,< 90%所以沒過關。 
  • 第5項的6公尺計時單腳跳為例:計時單腳前跳6公尺所花的時間,若手術腳花了3.1秒,健康腳花了2.8秒,得分 = 2.8/3.0 = 0.903,> 90%所以過關。



研究結果

追蹤滿2年時,主要的研究發現有3項,:
  • 參與Level 1的運動 vs 不參與Level 1的運動,參與對下肢負荷較高的運動,膝蓋再次受傷的機率為4.32倍 (29.7%  vs 7.7%)。
  • 不到9個月回運動場 vs 超過9個月回運動場,太早回去運動,膝蓋再次受傷的機率為 2.04倍 (39.5% vs 19.4%)。
  • 功能測試未過關 vs 功能測試全過關,膝蓋再次受傷的機率為 6.82倍 (38.2% vs 5.6%),這也可以解釋為,若好好復健到功能測試全過關,可以將膝蓋再受傷機率減少84%。

註:Level 1 的運動常需急速變向及單腳為軸轉圈,而且常有碰撞的運動,例如籃球、足球、手球…等。


建議


如果沒有要打Level 1這個層級的運動,膝蓋再次受傷的機率並不算高,所以如果走路、上下樓梯,或蹲下都沒有症狀,倒不用太在意上述的功能測試。

如果你看到滿9個月回運動場的受傷機率比較低,並不表示功能測試不重要。比較好的推論是功能測試過關,對於預防再受傷的效果是明顯高於9個月的。

如果想打Level 1運動的人,例如籃球、足球,復健的目標應該在好好訓練讓自己通過功能測試,而不是算時間,如同大學畢業要拿到所有學分,而不是以為大學四年一滿會自動畢業。

所謂的「不要太早」指的是不早於術後9個月,而「練好一點」指的是透過良好的訓練讓功能測試過關的項目愈多愈好,至於該怎麼訓練及測試則建議找尋專業人士,如有相關經驗的復健科醫師、物理治療師、或運動防護員做檢測。

關於前十字韌帶術後的文章
  1. 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,何時可以開始跑步及專項運動?
  2. 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一年後,若功能性測試不佳會增加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


參考文獻


Grindem, Hege, et al. "Simple decision rules can reduce reinjury risk by 84% after ACL reconstruction: the Delaware-Oslo ACL cohort study." 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 50.13 (2016): 804-808.


門診資訊


2021-01-19

關於楊志良「開除」的第二層思考

最近在看「投資最重要的事」這本經典書籍,第一章「學習第二層思考」就把格局與視野拉高。

第一層思考會說:「這是一家好公司,就買這支股票吧!」第二層思考則會說:「這是一家好公司,但每個人都認為這家公司很好,所以這不是好公司。這支股票的股票被高估,市價過高,所以賣出!」

楊志良說該位醫師錯在沒有警覺性,應該要脫掉所有防護衣再穿新的一套,並且趕快通報、到隔離病房至少隔離14天;但他卻回家,事後還去逛商場,將病毒傳播出去,並表示「假如我是院長,第一件事就是把他開除。」

第一層思考是防疫不該有漏洞,第二層思考是要打贏這場疫情。


把問題拉到疫情更早的狀況:為什麼從國外回來的人若確診,即使沒有健保,所有醫療費用均由政府支付?


第一層思考是沒有健保,就應該自費,不該花國人的納稅錢。

第二層思考是:若要求就醫需全額自費,那他會等到症狀嚴重要需住院治療,才會就醫,那他在輕症時到處趴趴走造成的傳染更有可能造成疫情失控,國家在疫情的醫療花費反而更多,更別說現在台股的一萬六千點了。


楊志良說「假如我是院長,第一件事就是把他開除。」


第一層思考是防疫不該有漏洞,身為接觸過患者的醫師更應該有警覺心,因此錯了就該處罰,考慮開除。這樣子的說法聽起來並沒有錯誤,聽起來也很合理。

第二層思考要想的是,上了戰場,誰能不挨子彈?處罰挨子彈的人是否會打擊醫療人員的士氣。輕則少數人以感冒為由在家休息,醫療人力吃緊;重則有人辭職,醫療防線垮台。

站在第二層思考的格局,你覺得該怎麼做才是打敗疫情的最佳選擇?

樹上有10隻鳥,獵人開槍打死了1隻,請問還剩幾隻?


如果真心的想抓到所有的鳥,就不該隨意開出第一槍,甚至,不應該開槍。

醫院有一個死亡病例討論會 (Mortality & Morbidity Conference),把死亡或出重大併發症的病例拿出來討論,這個會議的過程很平和,大家就事論事,仔細討論患者從入院到死亡的每一環節,哪個鑑別診斷沒想到?哪個檢查沒做?哪個治療太晚給予?但絕不會攻擊病人的主治醫師哪裡犯錯。因為大家都曉得,每個人手上都會有治不好的病人,也清楚這個會議是找為了檢查任何可以被改善的環節,讓一個醫師的經驗成為所有人的經驗,以減少未來犯錯的可能。

換個角度想,如果這個討論會的大家都把醫師當靶在攻擊,並當予降薪、降級甚至開除的處罰,該位醫師會坦誠所有事實,公開他的錯誤嗎?

懲罰出錯的人,並不會真的找到問題並解決問題,只會讓更多的醫療錯誤被掩蓋。

我認為楊最大的問題,不在於他沒插過管或第一線防疫的經驗,而是他的格局視野不夠,缺乏了身在高位該有的第二層思考。

2021-01-06

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一年後,若功能性測試不佳會增加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風險

作者:許文彥 醫師

如果前十字韌帶手術後已滿一年,也開始回到受傷前的運動了,但心理總覺得不踏實,不敢放手打球,或者你想知道自己是否恢復得夠好,那麼我建議你看完這篇文章,給自己做以下的四個測試,如果過關,則可以放心好好運動。





論文概要


這篇文章找了78位前十字韌帶斷裂重建手術已滿一年的病人,做了四個功能性測試,包含
  1. 單腳前跳  (single hop test)
  2. 三次跨線跳 (triple cross-over hop test)
  3. 單腳側跳 (side hop test)
  4. 單腳坐到站 (one-leg rise test)
再用核磁共振檢查比對術後1年,及術後5年的膝關節的狀況。

結果發現,術後1年時的四項功能性測試結果均未過關者,術後5年的髕骨股骨關節的骨髓訊號異常 (bone marrow lesion) 比例較高,其相對風險高達3.66倍,而骨髓訊號異常目前認為是退化性關節炎的早期徵象。至於股骨脛骨關節退化的風險則無差異。

簡言之,功能測試未過關,會增加下肢髕骨股骨關節退化的風險。


單腳前跳 (single hop test)


單腳向前跳,單腳落地時需維持平衡且另一腳不著地2秒以上。

記錄距離,落地時若無法維持平衡 (另一足在2秒內著地) 則算失敗。測到雙腳累計各成功3次,且最遠距離不再增加為止。

過關分數:手術腳的距離>正常腳的90%,例如正常腳跳100公分,那手術腳至少要大於90公分才過關。


三次跨線跳 (triple cross-over hop test)


在地上畫2條平行線,2條線間距15公分,單腳向前跳的同時,需跨到線的另一側,連跳3次,單腳落地時需維持平衡且另一腳不著地2秒以上。測右腳時,先站左線的左側,第一跳先向右前方跳,再向左前,最後向右前跳;測左腳時反之,先站在右線的右側。

記錄距離,落地時若無法維持平衡 (另一足在2秒內著地) 則算失敗。測到雙腳累計各成功3次,且最遠距離不再增加為止。

過關分數:手術腳的距離>正常腳的90%。


單腳側跳 (side hop test)


在地上畫2條平行線,間隔40公分,受試者左右來回跳,跳躍時需維持單腳平衡,即另一腳不可落地,且需跳在2條線的外側,計時30秒的總跳躍次數。

過關分數:手術腳的總跳躍次數 > 正常腳跳躍次數的90%


單腳坐到站 (one-leg rise test)


找一張椅子,以單腳獨立做出坐著到站立,再從站立到坐姿的動作,以頻率45次/分鐘的節奏做到力竭,累計3次跟不上速度或者需另一腳觸地維持平衡時停止。

過關分數:手術腳坐到站的次數 > 正常腳的90%


影片是上述四項測試的簡單動作示範,影片中並未測足時間或測到力竭。記得每項測試雙腳都要測,前兩項跳躍落地時維持平衡另一足不落地 ,side hop test 限時30秒;one-leg rise test 要用節拍器45拍/分鐘。


如果四項測試都不過關!

 
這4項測試其實也是前十字韌帶重建手術後,回到比賽場 (return to sport) 的及格標準,不過這邊指的通常是籃球、足球、排球、網球…等這種需要衝刺跑、跳躍、或移動中需改變方向的運動,若目標只是跑步、騎腳踏車則不一定要這麼嚴格要求。

如果四項都沒過關,這表示
  1. 你只是一般人的體能,受傷前下肢的肌力及功能本來就沒那麼好 (所以前十字韌帶才會斷),畢竟,一般人若無規律練下肢肌力及平衡訓練,功能性測驗的結果當然也好不到哪去。例如筆者偶爾重訓跑步的體能,第一次測試單腳坐到站一開始只成功2下。

  2. 你原本是運動員,僅恢復到一般人的體能,還不到運動員的水準。你還是可以重訓、跑步、騎腳踏車、游泳。但是打籃球、足球…等需衝刺、臨時轉向的運動先不要做,以免增加退化性關節炎或韌帶再次斷裂的風險。
如果還是很想打球踢球呢?那就認真地訓練,重訓如深蹲、硬舉、分腿蹲、髖外展、髖內收…等,還有平衡訓練及功能性訓練。當然更好的選擇是找有相關經驗的健身教練、運動防護員或物理治療師,清楚你的目標,認真的復健及訓練。 


沒受過傷,也可以測嗎?


可以測,也強烈建議測,原因如下:
  1. 了解你的基本能力,預測你未來膝蓋受傷的風險。
  2. 做為訓練的成果評估,了解你的重訓或專項訓練是否有效。
  3. 萬一未來受傷了,可以做為前後對照。實務上,傷後的復原期,我們只能做左右腳的對照,無法比較受傷前後的差異;但其實前十字韌帶斷裂後,因為長時間的不運動,體能也是退步的,正常腳的肌力與功能也一定會退步,若平時也有測驗,就可以了解你的下肢功能恢復多少,做為回到賽場的參考會更為精準。
  4. 球隊也可以定期施測,了解每位球員的能力以及平均,可以了解訓練的成效,每位球員彼此差距。對球員本身,了解隊上明星球員的能力,也有鼓勵效果。當然,這些測驗項目是不夠的,還是得依照運動的專項去設計完整的功能評估。
  5. 如果沒有受傷前的測試數據,有手術前的健康腳的測試數據也可以。

參考文獻

Patterson, Brooke, et al. "Poor functional performance 1 year after ACL reconstruction increases the risk of early osteoarthritis progression." 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 54.9 (2020): 546-55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