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21-03-14

前十字韌帶斷裂 - 開刀或不開刀,你要考慮的四個因素!

 作者:許文彥醫師



被診斷為前十字韌帶斷裂後,第一個要考慮的是否需要手術重建前十字韌帶,主要考量為下列四個條件,符合任一項就建議手術。

  1. 年齡 < 30歲 (也有文獻以40歲為分界)
  2. 高運動需求
  3. 持續的症狀
  4. 合併膝蓋其他構造損傷


一般而言,年齡小於30歲,因為未來的人生還很長遠,加上前十字韌帶斷裂會導致膝蓋不穩定,會加速退化性關節炎的發生,所以愈年輕愈建議手術。我曾遇過45-50歲的患者,因為熱愛跳舞或打籃球,因此與醫師討論後,還是選擇手術治療。

高運動需求意指想要要回到打籃球、足球等需要急速變向、旋轉、碰撞的運動,通常愈需要手術治療。但如果只是想要重量訓練,騎腳踏車,可以先不用手術。至於網球、羽毛球這類高運動需求,但沒有與人碰撞的運動,則要看症狀而定,也有人先復健治療3個月,若依然疼痛無法打球,也要考慮手術。

持續的症狀,例如反覆腫脹、疼痛、不穩定感、易軟腳,在復健治療3個月後若未改善,也建議手術。

合併膝蓋其他構造的損傷,例如後十字韌帶、內側副韌帶、外側副韌帶、半月板、膝軟骨也受損,膝蓋不穩定較嚴重,因為許多研究證實多重膝關節損傷,有手術者預後顯著優於不手術,所以若被診斷多重構造損傷,會直接建議手術治療。



舉些例子來說


  • 不到30歲,不管未來你還想不要運動,因為夠年輕,建議手術治療。
  • 30歲以上,很想打籃球、踢足球、橄欖球…等激烈且有碰撞的運動,建議手術。
  • 30歲以上,只想偶爾騎腳踏車,重量訓練,可以不用手術。
  • 30-40歲,想打網球、羽球等需變向、跳躍,但又無碰撞風險的運動,則可以考慮先復健3個月,視症狀改善程度來決定。
  • 無論年紀,合併半月板損傷、內側副韌帶斷裂等多重膝關節損傷,建議手術。
  • 無論年紀,即使好好復健3個月,還是常有軟腳、疼痛的現象,且症狀已讓自己放棄與家人假日登山、健行等活動,也建議手術。

前述的復健3個月並非是健保給付的儀器治療,例如熱敷、電療、超音波…等。而是指由物理治療師一對一指導下的運動治療,做關節伸展、淋巴按摩、肌力訓練,平衡訓練、敏捷訓練…等,通常一週需訓練2次,一次1小時。


如果我先做了自費物理治療,但最後還是需要手術,那先做的復健是否浪費掉了?


其實研究上有發現,在需要手術的患者,先預做「術前復健」,也是肌力、平衡、功能訓練…等,其未來的關節活動度、肌力、功能、以及回到運動場的時間,會比沒做術前復健者還要好。主要原因是患者會對未來要做的復健有概念,動作不用重新教,上手較快,且先把肌肉練壯一點,術後的肌肉萎縮也較輕微,練起來當然比較快。

也因此即使你花錢做了自費物理治療,萬一膝蓋的復原不理想還是要手術,也不用擔心是否白花錢,因為先練起來的的還是你的,會讓你術後的復健做得更好更快恢復。


若有問題,歡迎於留言提問,或直接於門診由醫師評估後給予建議。


門診資訊